日常管理是预防河蟹疾病及增产增效的关键步骤[食品安全控制的关键步骤:在食物链中,包括原材料的初级生产到最终消费的各环节中的某个点、程序、操作或阶段,可进行控制,并能防止或消除食品安全危害,或将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必需的步骤。],具体措施如下:仅供各地河蟹养殖户参考。
1、合理投饵[ ...]:根据季节、天气、水色及摄食情况进行投饵。晴天,水温高、水色好,吃食旺时可多投,而*天,水温低,炎热夏天闷热天,水色差,吃食少,应少投饵。
2、饵料要科学搭配:河蟹是杂食动物,饵料搭配要根据不同生长季节,坚持“两头精,中间粗,荤素搭配”的原则,以防河蟹动物性蛋白质饵料充足河蟹早熟,影响河蟹蜕壳[蜕壳,读音为tuì ké,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蜕皮、遗骸。]增大。
3、均匀投喂:制做饵料要新鲜适口,投饵均匀,使河蟹吃饱吃好,消化吸收快,提高饵料利用率,不得饥一顿,饱一顿,忽多忽少,隔1-2天投喂一次,因河蟹生长个体大小差异,争食互相格斗伤亡,影响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可在投喂时多设几个点分布均匀,避免争食伤亡。
4、勤巡塘:每日早中晚要巡塘一次,了解河蟹的活动摄食,水质变化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早调治,避免延误最佳调治时间,影响河蟹生长发育。
5、勤换水:特别是在夏季蟹生长旺盛,投饵量增长,代谢废物亦增多,溶氧降低,有害物质[有害物质是指人类在生产条件下或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能引起疾病或使健康状况下降的物质。]含量提高,水质富营养化,应经常排出一些老水,再加入新水,改善水质,冲淡有害物质含量,提高水体中溶氧,有助于河蟹有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6、定期检测化验水质进行消毒:平时可每隔30天用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漂**[漂**是氢**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或生物制剂[以各类具有医研价值的碳基生物为原料,利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造,作用于人体各类生理症状的预防(保健)、治疗和诊断的各种形态制剂,统称生物制剂。]消毒水体,夏季可每隔半个月进行一次水体消毒杀菌,生石灰用量为每立方水体20克,漂**1克,兑水溶化后全池均匀泼洒。
7、促使蜕壳或蜕壳同步,可在蜕壳前池水中泼洒钙能速补、磷酸二氢钙[磷酸二氢钙,无机化合物,是无色三斜片状、粒状或结晶性粉末,广泛用于水产养殖动物及畜禽养殖动物的饲料添加剂,用作膨松剂、面团调节剂、缓冲剂、营养增补剂、*化剂、稳定剂等品质改良剂。]补充钙质和蜕壳素,促进河蟹蜕壳同步,减少蜕壳时伤亡,提高成活率。
8、及时清除残查剩饵。每天清除池中漂浮杂草和漂浮物[是漂浮物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浮于水上并随水流一起运动的物体。],以免污染水质,经常消毒食场,杜绝注入有病源和污染水源,杜绝病蟹乱丢、乱放,发现及时深埋,以防病菌相互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