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青蛙养殖(黑斑蛙养殖)过程中,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大家所说的“气泡病[气泡病就是养殖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过饱和而进入鱼体栓塞在组织内的疾病。]”。(2018年,笔者曾在青蛙帮上介绍过真假“气泡病”。大家可查阅历史文章。)随着咨询的人越来越多,有必要在此与大家分享“气泡病”和“肠道[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也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因此,肠道的状态决定了人的容颜和美丽。]胀气[当胃、十二指肠存在炎症、反流、肿瘤时,就会使胃的排空延缓,食物不断对胃壁产生压力;同时,食物在胃内过度发酵后产生大量气体,使胃内压力进一步增高,因而就会出现上腹部的饱胀、**感,即胃胀气。]”的区别、发病原因及具体的治疗方案。
1、蝌蚪[蝌蚪是蛙、蟾蜍、蝾螈、鲵等两栖类动物的幼体,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阶段,目前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肠道胀气”,很多人称之为“气泡病”实际是不准确的。“肠道胀气”,在蝌蚪长到黄豆大小开始,一直到上岸前,都非常常见的。肠道胀气具体表现就是:蝌蚪肚皮朝上,在水面游泳,不能下沉。解剖后,肠道内充满气体或一部分水。
以上两张图“肠道胀气”比较典型的症状,严重的,也会有轻微的出血。
1.1引起肠道胀气原因主要有三大类:第一:水面有“油膜”,这也是最常见的原因。这些“油膜”实际是一些鞭毛藻类。其特点是,下雨天“油膜”消失,天晴就会“油膜”出现。部分蝌蚪摄食过多的“油膜”,消化**[消化**(dyspepsia)是一种临床症候群,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即引起“肠道胀气”。第二:水体“氨氮[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超标。此问题常常被忽略,尤其是第一年养殖青蛙的养户或是直接用“井水”的养户,认为自己的水质不会出问题。而实际情况时,我们在湖北潜江和江苏南通,都发现“井水”就有氨氮超标的情况(尤其是周边有猪场的,需要特别注意)。氨氮达到0.2mg/L以上,蝌蚪就会陆续出现“肠道胀气”的现象。第三:水体中浮游动物[浮游动物是一类经常在水中浮游,本身不能制造有机物的异养型无脊椎动物和脊索动物幼体的总称,在水中营浮游***的动物类群。]过多,尤其是大型浮游动物。枝角类[枝角类(Cladocera)又简称“溞类”,水溞(注:该字读作zǎo,为早期水生生物学家自创新字,目前正确读音还未收入而只能借用sǎo打字),俗称红虫,属无脊椎动物甲壳纲鳃足亚纲枝角目。]、桡足类等。蝌蚪摄食少量浮游动物并无大碍,但是当水体中大型浮游动物多时,蝌蚪摄食后,也会出现消化**的现象。
蝌蚪池中“枝角类”过多
1.2“肠道胀气”解决方案[解决方案Solution就是针对某些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有效的执行。]
1.2.1油膜引起肠道胀气的解决方案:第一步[第一步,是由法律出版社在2011年出版的图书。]:换表层水;第二步:采用1包高浓芽孢杆菌+2瓶益盛EM菌,用30个池子,严重的连用两天。后期视情况,需间隔7天左右再用一次。
1.2.2氨氮引起引起肠道胀气的解决方案:第一步:换水(水源无氨氮的情况);第二步,爽水解毒晶直接干撒;一包用3个池子(一般使用后,第二天情况就会得到缓解)。第三步,2天后用益盛EM菌维持水质。一瓶用15个池子。有蓄水池[蓄水池是用人工材料修建、具有防渗作用的蓄水设施,是重要的雨水蓄积重要工程设施。],蓄水池,采用相同的方案。
1.2.3浮游动物引起肠道胀气的解决方案:第一步:先杀虫(鱼苗敌害一扫光);第二步:解毒(爽水解毒晶);第三步:肥水(高浓生物饵肥)。以上就是肠道胀气的原因及处理方案,由于该病最为常见,大家要重点关注和预防。虽然,一般不会引起快速死亡,但如不注意,整个蝌蚪期的死亡率也是很高的。
1.2.4这三种情况出现,都需内服好喂来+肽酶激安,同时进行治疗。
2、第二个疾病,就是“气泡病”。最近蝌蚪上岸阶段,该病发生的较多。
严重的气泡病,引起尾部的出血
刚上岸蛙,后腿有气泡,充血
2.1“气泡病”的危害在蝌蚪后期及上岸阶段危害较大,也要引起注意。发生原因,就是水太肥,水体中氧气过多引起。有些氨氮较高的池子,也容易发“气泡病”。
2.2“气泡病”的处理方案:第一步:水源无污染的情况下,换水;第二步,撒盐,每个池子,撒2包盐;第三步,用高浓芽孢杆菌。消耗水体中过多的氧气。一包用20个池子。
如有疑问,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