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蟹黄肥,品蟹赏月举盏杯”,每年的此时正是品蟹赏月的最佳时机。为了能吃到“膏满黄肥”的大闸蟹,把河蟹品质提上来,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河蟹的朋友们要做好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管理的最后[意思是1.]冲刺阶段[阶段是中国词语,读音是jiēduàn,表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区间段落。]---育肥[育肥,指使禽畜(一般为肉用禽畜)变得肥胖或丰满的养殖过程。]。
育肥,就是促进河蟹最后一壳肝胰腺和性腺(蟹膏、蟹黄)的发育,提高河蟹规格和份量。由于育肥工作正好贯穿着河蟹最后一次蜕壳[蜕壳,读音为tuì ké,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蜕皮、遗骸。](生殖蜕壳),所以将河蟹育肥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即蜕壳前、蜕壳期、蜕壳后。前两个阶段已经过去,就不再叙述,现在重点讲一下最后一次蜕壳后池塘管理的重点工作。
一般进入九月中下旬,河蟹蜕壳结束。经过最后一次蜕壳,河蟹进入了真正的增重育肥阶段。由于高温已过,温度下降,很多养殖朋友开始疏于管理,改底、调水和投喂意识明显下降,这是养殖管理中一个很大的误区。河蟹分量重不重,“黄”饱不饱满,身体“厚不厚”,外观品质好不好,都和这个阶段有关,因此最后一次蜕壳后的管理非常重要。以下三点是此阶段的工作重点:
工作重点
一、保持较高溶氧。养殖后期池塘负载压力越来越大,多数池塘底部大量的烂草、残饵、粪便的积累导致发黑发臭,池底耗氧严重,立秋过后温度越来越低,温差也逐渐变大,池塘很容易出现返底缺氧。一旦水体溶氧不够,就容易出现河蟹上草、爬边、浮头、慢料等情况,此时,河蟹“心烦气躁”,哪里还会“长黄长肉”?
具体措施:1、加装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各种增氧机结合使用;2、定期用“碧水安”解毒[解毒 中医名词。]稳水;3、定期使用“底居安”和“底加氧”改底增氧。
二、优化投喂,调整饵料结构。以冰鱼、蛋白高的颗粒料为主,搭配能量饲料如煮熟的玉米、小麦等,可以在蜕壳后投喂一批螺蛳,补充动物性饵料。投喂要每天坚持,不能随心所欲,以保障河蟹吃饱,不剩料为原则。
三、加强解毒和改底,保持水质“清爽”。定期使用“碧水安”解毒调水,勤用“底居安”、“底虫净”清洁池底,抑制纤毛虫的繁殖,防止“黄底板”、“黑底板”的出现,给河蟹一个好的卖相。
来源:利洋水产
作者:王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