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吻鮠江团养殖常见病小瓜虫病防治技术

1.病原[病原,指病因。]和症状:病原为多子[多子,即多数载流子,是半导体物理的概念。]小瓜虫[小瓜虫属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凹口科、小瓜虫属,主要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部位,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此病是由多子小瓜虫侵入鱼的皮肤和鳃组织而引起的。一般在水质**,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小,不换水,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过大,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在25℃以下的*雨天[《*雨天》是依然痿糟猫创作的网络小说,发表于17K小说网。]多发,严重危害鱼苗和鱼种,成鱼也能被感染。被感染的长吻鮠体表、鳍和鳃部有许多白色点状囊泡。此小白点的数量增加很快,2~3天几乎能布满全身,**皮肤和鳃组织,使鱼体消瘦,食欲不振,游动迟缓,浮于水面,发病严重时,感染率[感染率(prevalence of infection)是指在某个时间内能检查的整个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比例,是评价人群健康状况常用指标之一。]达90%以上,引起苗种大量死亡。当水温在10℃以下或30℃以上时,不用治疗,成虫会自然死亡。

2.防治方法:①发病初期每立方米[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水体用20~40克福尔马林[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是蛋白质凝固剂。](甲醛),进行药浴病鱼[《病鱼》,黄咏梅的短篇小说,讲述了我们这个时代令人痛心的闰土故事。]10~18分钟,隔天再浸浴1次后转池饲养;②每立方米水体用生姜2.6克、辣椒粉[辣椒粉是红色或红**,油润而均匀的粉末,是由红辣椒,黄辣椒,辣椒籽及部分辣椒杆碾细而成的混合物,具有辣椒固有的辣香味,闻之刺鼻打喷嚏。]0.5克,先将生姜捣烂,加入辣椒粉,混合后煮沸,全池泼洒,效果良好;③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在养殖池中搭配小型的银鳞鲳,可专食病鱼身上的小瓜虫,达到治疗效果。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