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大闸蟹养殖环节 促进大闸蟹养殖增产增收


渔业科技示范户[【词目】示范户【读音】shì fàn hù【释义】指做出某种可供大家学习的典型户、样板家庭。]陈洁是南京市高淳县固城镇漕塘村人,从99年开始承包漕塘河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河蟹,至今已有10年,基本上年年有收益,特别是08年最为丰收的一年。06年他开始开挖稻田15亩进行生态浅水养殖河蟹,08年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年初放养优质扣蟹6300只,回捕率60%,亩产54公斤,平均规格达0.43斤/只,均价81元/斤,亩净效益达4800元以上。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他在河塘养殖上的几条关键性措施与大家来探讨一下。

一、严格清塘消毒。一般在每年1月份干塘,干塘后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池边清淤修岸,晒塘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20天为宜,这样减少对塘口[塘口是位于广东省增城市区南8公里的村委会,属三江镇。]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和底栖生物的破坏,保持塘口原有的生态。

二、多栽种水草。前期要求塘口多种草,种足草,中期管好草:一是水色过浓影响水草光合作用,应及时调水。二是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浑浊,水草附着污染物应及时使用净水生物制剂[以各类具有医研价值的碳基生物为原料,利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造,作用于人体各类生理症状的预防(保健)、治疗和诊断的各种形态制剂,统称生物制剂。]进行清除。三是水草枯萎,缺少活力应及时追肥,后期控制塘面水草的覆盖数量在60%左右,对露出水面的水草要割除老草头使河蟹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健康生长。

三、加大螺蛳投放[投放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 tóu fàng,是指用甩、撒的办法放置。]。采用多次投放;防止一次性投入量大,造成前期水质清瘦而青苔大量繁殖。在清明前投放一批螺蛳,量300斤/亩,至6月底逐步补充投放,螺蛳量500斤/亩,调节好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水质,又有利于螺蛳自然增殖并保障养殖中后期池塘有天然活饵。四、做好水质调节。8月份是高温时期,是季节的交换阶段,为了适当降低水体的温度和尽量减少温差,池塘应保持最高水位,经常加水及换水,2—3天加注新水一次,7—10天换水一次。7—10天定期使用一次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随时保持水质清新,使河蟹在高温季节减少伤亡,确保成活率。

五、认真投饵[ ...]喂养。投喂饵料应以优质的颗粒饲料[颗粒饲料是具有营养全面,稳定性强的饲料,在水中不易溃散,不易污染水体,易消化吸收,农户省工又省力等优点,深受广大水产养殖户的青睐。],冰鲜小鱼、黄豆为主,投饵根据季节天气、河蟹的生长活动等情况适当增减,在河蟹脱壳期间,饲料中应增加营养添加剂,确保河蟹正常脱壳生长。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