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烂尾是指由烂尾楼引申而来,指事物或事件中途夭折或草草收尾。]病又叫尾柄病
(1)、病原:点状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或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
(2)、病症:刚开始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时,病鱼[《病鱼》,黄咏梅的短篇小说,讲述了我们这个时代令人痛心的闰土故事。]尾柄处皮肤[皮肤,包住脊椎动物的软层,是**之一,阻挡住外来侵入,亦保住水份,有保暖、阻隔、感觉之用。]变白,因失去黏液而手感粗糙,随后,尾鳍[尾鳍为鱼类和其它部分脊椎动物正中鳍的一种,位于尾端。]开始蛀蚀[广义的腐蚀指材料与环境间发生的化学或电化学相互作用而导致材料功能受到损伤的现象。],并伴有充血,最后,尾鳍大部分或全部断裂,尾柄处皮肤腐烂,肌肉红肿、溃烂,严重时露出骨骼。此时病鱼失去平衡,头部朝下与水面垂直。
(3)、发病规律及危害:此病多发生于养殖水质较差的鱼池[鱼池;顾名思义就是渔夫用来养鱼的一个池塘,渔夫会根据所饲养的鱼的品种选择相应的鱼池。]中,在苗种拉网锻炼或分池、运输后,因操作不慎,尾部受损伤后易于发生,发病鱼池如处置不当,可以造成大批死亡。此病发病季节大多集中于春季。
(4)、防治措施:同赤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