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养殖常见病之鱼鲺病防治技术


1、症状

由于寄生[寄生(parasitism)即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物的关系称为寄生。]在鱼体表[(1).仪表。]的鱼鲺不断活动,使鱼体表受到损伤而引起[基本解释1. [set off]∶起身各稍自引起**2. [give rise to;lead to;cause;make]∶某种事物使另一事物出现引起好感...]炎症和继发性[继发性是根据病因是否已知,将其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感染;若鱼鲺寄生在鳃上,则引起鳃组织黏液增多,鱼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主观感觉和客观征象的综合表现,患者主观上感觉吸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改变。]。病鱼体色变黑,食欲下降甚至厌食,烦躁不安[烦躁不安是指情绪异常,患者自觉心烦,或烦躁而有闷热的感觉、心神不定。],有狂游或常跳出水面的现象。

2、病原

为东方鱼鲺。

3、流行情况

本病[古医书名,提出:“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多发生在6~8月份水温在20~27℃时,我国沿海均有发生,受害对象主要有鲈鱼、梭鱼、鲻鱼、比目鱼[比目鱼又叫鲽鱼,硬骨鱼纲鲽形目鱼类的统称。]、尖吻鲈等鱼类,可引起大批死亡。

4、防治方法

(1)严格清塘,在养殖期间每2~3周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1次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使其浓度[是分析化学中的一个名词。]达到20~25毫克[毫克一种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升,这对预防本病有一定的作用。

(2)对有病塘,可用90%的晶体敌百虫[敌百虫学名O,O-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膦酸酯,中文别名:敌百虫可溶性粉剂;敌百虫兽用;敌百虫原粉;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磷酸酯;精制敌百虫一种有机磷杀虫剂。]全池泼洒,使浓度为0.3~0.5毫克/升。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