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近期到达安徽芜湖襄安镇[襄安镇地处无为县西南,面积110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2个社区,人口6.5万,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集镇,有“无为县首镇”之称。]这边的很多养殖塘口进行实地走访,发现油膜多这种现象不是个案,很多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都出现了。那么油膜是怎么产生的?有哪些危害?又该如何处理呢?
油膜产生的原因
1.动植物[动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及藻类尸体腐烂后形成的物质,常见于清塘[qingtang
]
不彻底的池塘;
2.鲜鱼或冰鱼投喂后产生的(未经清洗投喂会更多);
3.螃蟹肠胃消化腺病变,导致吃下去的饵料并不能完全消化吸收,便排出体外了;
4.淤泥厚的池塘于养殖中期底热返底,造成的底层有机质
[有机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体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释放。
很显然,当前池塘里油膜多,最大的可能就是动植物及藻类尸体腐烂后,未能彻底晒塘清塘导致的。
油膜有什么危害呢?
1.油膜很多的话,能够封在池塘水体
[水体 ,水的集合体。]表面
[表面是指固体表层一个或数个**层的区域。],阻碍空气与水体交换,长此以往
[长此以往是一个成语,读音是cháng cǐ yǐ wǎng,意思是长久这样下去。]易导致缺氧、缺碳(类似于把水面上倒了一层油,气体溶不进去);
2.油膜多,水体粘性大,微风不起浪,会导致水体流动性差;
3.油膜里的杂质、有机质会成为虾蟹鱼等苗种阶段的潜在饵料,这些脏的物质被吃下去后易导致消化**甚至肠炎(昨晚巡塘发现,油膜多的角落**了很多蟹苗,此点需重点关注);
4.油膜是比较脏的一类物质,多了之后便容易滋生更多的有害虫及有害细菌**;
5.油膜大量存在的池塘,随风飘荡
[《随风飘荡》是黑莲花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云中书城。]易附着于水草
[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上,长此以往水草表面黏附厚厚一层泥锈,水草就很难生长起来了。
怎么处理油膜?
油膜属于杂质、有机质的聚合体。其主要特性是有黏性,池底或水体表面都会有。一般建议:
1.下风口油膜**区人工用水舀捞除。工作略显繁琐,持续性强。
2.全池泼洒表面活性剂
[能增加有机促进剂的活性,使之充分发挥效能,从而减少促进剂用量或缩短硫化时间的物质。]类产品(比如聚合氧、青苔净、有机酸等等),有很好的清洗作用。
3.现阶段的油膜几乎都是从池塘底部来的,所以可以针对池底再做一些分解**工作(尤其清塘、晒塘不彻底的),用含表面活性剂类的底改季胺盐类底改加量改底。
4.油膜的有机质杂质也是营养元素的一种形式,可以于近期用多元有机肥配合硅藻藻种将其一起吸收转化成肥料利用。(推荐性价比最好、变废为宝的方法!)
来源:好润生物
作者:陈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