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鲶属鲶形目鲶科鱼类。该鱼体长形,头平扁,大而略圆,体后躯侧扁,无鳞,侧线完全。触须4对,背鳍,臀鳍均长,无硬刺,胸鳍短小,具硬刺,尾鳍圆扇形,全身金**,无斑点。目前市场价格较高,是市场畅销的名优鱼之一,养殖

[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

前景看好。随着养殖范围不断扩大,已逐步成为淡水养殖的重要种类,因此,金丝鲶的池塘

[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

养殖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现将金丝鲶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金丝鲶池塘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667~2000m2为宜,主养面积不能太大,太大投饲管理不便易造成大小生长悬殊,成活率

[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

低。水深1.5m左右,池底平坦,少有淤泥,要求水源充足,水质

[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

好,进排水方便。

  2池塘消毒

  用生石灰

[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

75kg/667m2~100kg/667m2化浆趁热全塘均匀泼洒,以**池塘内的病原体,敌害生物。尤其要消灭水蜈蚣、蟹、蛇等敌害生物,因为它们对刚下塘的鱼苗危害极大,消毒后待毒力消失(可放试水鱼检查)即可放养

[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

。

  3鱼种

[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

放养

  放养7~12cm规格的金丝鲶鱼苗400~600尾/667m2,要求投放的鱼种必须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这样其成活率和生长效果最好。同时套养部分大规格的鲢鳙(3∶1)80~100尾/667m2,用以滤食浮游生物,控制肥水。但切忌混入鲤、鲫、草鱼,以免增加饲料

[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

消耗,提高饲料成本。

  4养殖管理

  (1)水质调节

  金丝鲶对水质要求较高,鱼种投放池塘后,每隔7~10d加注新水

[新水,读音(xīn shuǐ),汉语词语,一般是指新汲之水或春水。]

1次,每次加水10~20cm,确保水质爽活,溶氧丰富。每隔15d,水深1m池塘用生石灰20kg/667m2化水全池泼洒,第一防止疾病的发生,第二调节水质的pH值。pH值调节在7.2~8.0之间较合适。

  (2)投饵管理

  鱼苗投放池塘后,在鱼苗阶段,投喂冻鲜鱼、野杂鱼、蚯蚓、蝇蛆、福寿螺、禽畜内脏等动物性饲料。投喂量以次日池面可见一薄层剩饵肉渣为宜。但因动物饲料来源有限,经过驯化后也可投喂膨化饲料。每天早、中、晚定时投喂1次,由于金丝鲶晚上摄食强度大,晚上那餐应多喂一些,要让每尾鱼吃饱长匀,不至于饥饿自相残杀,日投饲料量为鱼体重的8%~10%。

  (3)鱼病防治

  金丝鲶的抗病力强,在成鱼养殖中较少患病,在鱼种阶段病害较多,在生长旺季和鱼病流行季节仍需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鱼种放养前用3%的食盐、小苏打混合液浸洗鱼体,防止水霉病的发生。在饲料台附近挂内装150~250g药的药袋(篓),7~9月用土霉素

[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

或磺胺类做成的药饵喂鱼,每月1次,每次连喂3d,可防治肠炎等消化道疾病。细菌性烂尾病用二**氯

[二**氯(ClO₂)是一种黄绿色到橙**的气体,是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

之类的杀菌消毒药全塘泼洒。

  金丝鲶对药物相当敏感,其药物使用剂量较传统养殖鱼类低50%~90%,因此在施药前,先作局部实验,以确定用药的安全性,并要加强观察,适时加注新水,以防不测。

  (4)日常管理

  加强巡塘工作,仔细观察有无异常现象,防止缺氧浮头,观察鱼体活力与摄食情况,加强水质管理,平时经常加注新水,保持塘水清新。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