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颤抖病的防控方法


颤抖病属**性疾病,又称抖抖[动漫系列《抖抖村》中的主角。]病、环腿病或痉挛病。

◇病因

小核糖核酸**,除蟹种携带**以外,与养蟹环境生态条件的恶化有直接的关系。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池塘老化、水质底质恶化、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缺乏、营养不均衡等易诱发此病,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过大、规格不齐蟹种来源不一等也是发生此病的因素。此病发病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当前河蟹养殖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蟹病。

◇症状

发病初期,病蟹摄食减少甚至停食,蜕皮困难,活动能力减弱或呈昏迷状态。随着病程发展,步足[步足一般将节肢动物,甲壳类如虾、蟹等**的后5对附肢,称为步足。]爪尖变枯黄,易脱落;螯足下垂无力,连续颤抖、抽搐和痉挛,口吐泡沫,不能爬行,因此,被称为“颤抖病”或“抖抖病”,有时可见病蟹步足颤抖环起不能伸展,或撑开爪尖着地;若将步足拉直,松手后又立即缩回,故又称此病为“环腿病”或“弯爪病”、“抖抖病”或“痉挛病”;解剖蟹体,肝胰脏呈褐色或灰白色,严重时肝脏糜烂、坏死、体内积水,肌肉萎缩,鳃溃疡缺损,有的鳃丝发黑或灰色,三角膜肿胀,胃肠无食,病程从症状出现到濒死仅2~3日。主要危害体重100克以上的二龄蟹,当年一龄蟹发病率较低。温度在28~33℃**行最快,10月后水温降到20℃以下,该病渐为少见。

◇预防与治疗

1.选择健壮的蟹种进行养殖,提高蟹种的免疫力,不从疫区引入蟹种,并对蟹种进行消毒。定期内服活性蒜宝(1%)、保肝促长灵(0.5%)、金**(1%)混合拌料投喂,每天1~2次,连喂3~5天。

2.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为河蟹营造好的生态环境,养殖至中后期,水质、底质严重恶化,每7~10天定期使用六控底健康、灵活100(或粉剂活菌王)改底调水或者用黑金神1包+藻健康1包+健草养螺宝1桶混合浸泡后泼洒可用8~10亩,改善水质和池底。

3.在保护好现有优质水草的同时,清除聚草、轮生杂草等低植水草,因地制宜种植轮叶黑藻、苦草等优质水草,并用健草养螺宝防止水草老化、腐烂。

4.发现死蟹及时处理,并用得立康(1包用3亩)全池泼洒,连用2次,预防感染。

5.同时将本草大康(1%)、绿康露(1%)、保肝促长灵(0.5%)、活力素(0.5%)、活性蒜宝(0.5%)、金**(1%)混合拌料投喂,每天1~2次,连喂3~5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