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养殖之体表寄生蚂蟥症防治技术


  病原和病症  由于蚂蟥(中华颈蛭)吸附在黄鳝[黄鳝,学名:Monopterus albus (Zuiew, 1793),又名鳝鱼,合鳃鱼科黄鳝属的一种鱼类。]体表,引起细菌感染。病鳝活动迟缓,食欲减退,影响生长。用无土法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黄鳝时,在池中培育水葫芦[水葫芦又名凤眼莲(学名:Eichhornia crassipes)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于雨久花科凤眼蓝属的一种漂浮性水生植物。],对养殖效果是有利的,但易带入蚂蟥(蚂蟥喜躲藏在水葫芦的根部)。

  防治方法 
  1.将病鳝捞起,放入"百虫克"溶液(1吨水加"百虫克"2克),浸浴[浸浴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jìn yù,一般指浸泡或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之中。]5分钟~10分钟,按1份黄鳝5份药液浸泡1小时~2小时,能使蚂蟥脱落[脱落,意为附着的东西掉下,可用于形容牙齿、油漆、毛发,也可引申用于形容文字、植物、视网膜等。]致死。如果发现浸浴时黄鳝有颤抖现象,说明药物浓度过高或浸浴时间过长,应立即将黄鳝捞出。
  2.用5毫克/升孔雀石绿浸浴,经0.5小时蚂蟥即开始脱落,经3小时即全部脱落死亡,而黄鳝则十分正常。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