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水产养殖业中,控制细菌性疾病暴发主要以抗生素[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为主,然抗生素残留及细菌抗生素耐药性产生,已然成为了一个世界问题,对全球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药用植物被认为是抗生素的替代良策,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篇文章,用地胆头提取物[提取物从医学角来说一般分为植物提取物(包含中药提取物或者草药提取物),动物提取物。]促进罗非鱼[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的生长,免疫应答及抗病能力,引用信息如下:
地胆头(ElephantopusscaberL.),也称地胆草,别名苦地胆[苦地胆,中药名。]、天芥菜、鸡疴粘、土柴胡、马驾百兴、地胆头、磨地胆[根状茎平卧或斜升,具多数纤维状根,常多少二歧分枝,稍粗糙,密被白色贴生长硬毛;基部叶花期生存,莲座状,匙形或倒披针状匙形,长5-18厘米,宽2-4厘米,顶端圆钝,或具短尖,基部渐狭成宽短柄,边缘具圆齿状锯齿;茎叶少数而小,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向上渐小,全部叶上面被疏长糙毛,下面密被长硬毛和腺点,头状花序多数,在茎或枝端束生的团球状的复头状花序,基部被3个叶状苞片所包围;苞片绿色,草质,宽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多年生直立草本,茎二歧分枝,枝少而硬,粗糙。根生叶多皱缩,黄绿色,生于山谷、村边及路旁。分布在中国南方各省,特别在广东、广西和福建多见。
地胆头(ElephantopusscaberL.)
该研究中,地胆头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饲喂 拼音: 解释: 1.]罗非鱼鱼苗,实验结果如下:
持续饲喂地胆头提取物,在第四周和第八周,罗非鱼皮肤黏液中溶菌酶[溶菌酶(lysozyme)又称胞壁质酶(muramidase)或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N-acetylmuramide glycanohydrlase),是一种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的碱性酶。]和过**物酶活性[活性:原来是从溶液离子的活动度和酶的活性开始,上至高级生命系统和生理机构的功能活动都适用的一种极其概括的非专门术语。]显著上调,其中5g/kg的地胆头剂量效果最佳。
持续饲喂地胆头提取物,在第四周和第八周,罗非鱼血清中溶菌酶活性,过**氢酶活性,补体活性,吞噬活性以及呼吸爆发能力均显著性[显著性,又称统计显著性(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是指零假设为真的情况下拒绝零假设所要承担的风险水平,又叫概率水平,或者显著水平。]上调,其中5g/kg的地胆头剂量效果最佳。
3.分别饲喂剂量为2.5g/kg,5g/kg,10g/kg,20g/kg地胆头提取物,第八周后用无*链球菌[链球菌是化脓性球菌的另一类常见的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及动物粪便和健康人鼻咽部,大多数不致病。]攻毒,相对免疫保护率为38.10%,76.19%,66.67%和47.62%;
4.地胆头提取物可以显著地促进罗非鱼鱼苗的体重,增重及比率,但5g/kg浓度的地胆头提取物会降低饲料转换率[转换率 turnover ratio,turnover rate 在一定群体、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现存量(个体数或生物量)处于稳定时,在一定时间内输入量(或输出量)对现存量的比率称为转换率。]。
结论:饲料中添加地胆头可激活罗非鱼体液、粘膜和细胞免疫;提高对无*链球菌的抗病力;提高其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