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初步判断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缺氧
1、河蟹在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深水处吃料少甚至不吃食,在浅水处吃料好、食欲强
2、池塘里螺蛳沿水边**在一起,活力差
3、混养池塘鱼虾浮头、不规则游塘
4、河蟹、龙虾,上草头,上岸活力差
河蟹缺氧上草
二、如何有效防止蟹池缺氧
1、强化管理,合理投饵
投喂的饵料品种有无公害全价颗粒饲料、小杂鱼、谷物类等,要做到交叉投喂,以补充其营养的不足,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投饵量一般按体重的2%-10%之间,前期为2%-3%、中期为5%-8%、后期为8%-10%。日投喂量,白天的上午投喂量占全天投喂量的30%,傍晚投喂量占全天投喂量的70%,做到“四看”、“四定”的投喂原则,确保河蟹吃好、吃匀、吃饱。
夏季河蟹一般完成4次脱壳,规格达100克/只左右。代谢旺盛,活动强,摄食量大,因此要喂饱,以免搅浑水。扩大投饲区域,增加投喂量,由于温度高、河蟹活动范围减小,投饲范围应扩到水面40%-50%,要保证河蟹吃食均匀,如遇连续*雨、暴雨、闷热天气,可隔天投喂。
2、使用[使用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ǐyòng,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的服务。]微生物制剂[以各类具有医研价值的碳基生物为原料,利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造,作用于人体各类生理症状的预防(保健)、治疗和诊断的各种形态制剂,统称生物制剂。],调优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
养殖期间,采取底部与水质调控相结合的方法,一般每隔10-15天用光合细菌、EM菌、芽孢杆菌等生物菌全池泼洒,改善水质;池底用沸石粉等生物制剂,改良池底环境,使用微生态制剂,可增加水体中的有益菌含量,降低水体中的氨氮、硫化氢、**酸盐等有毒物质,使水体始终处于良性循环之中,并可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3、经常加注新水、保持蟹池氧气充足
河蟹要求水质清新,水体溶氧充足。养殖初期以补足新鲜水为主,一般每隔10-15天加水10-15厘米,7月底以后加至最大水位,同时视水质变化情况及时换水,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
高温期深水区水位应保持在1.5米左右,水源较好的池塘,每周换水一次,换水量控制在30%左右,每隔1-2天适量加新水。每月使用一次生石灰调节水质,用量每亩5-10千克,暴雨过后立即使用,使用好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制剂。每月使用一次EM等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并根据池塘情况,交替使用底质改良剂[改良剂是指能够改良产品品质及性能的物质,食品改良剂是由食品级的原料在食品配料中通过添加少量即可改善面团的性能及食品品质及风味。]。
水绿水浑
4、加强水草
[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的管理
每隔10-15天使用氨基酸类护草剂全池泼洒一次,也可用微生态制剂调水,底质改良剂改底。促进水草生长、叶片粗壮,防止水草腐烂、叶片发黄、萎缩而引起水质恶化缺氧。
水草较多的池塘,应及时采取措施,用拖刀割掉部分水草,并当天捞出池塘,水草覆盖率保持在6%左右为合理,有利于池塘水体流动和方便投饲管理。
没有水草或水草较少池塘,应及时投放水花生、青萍等,有利河蟹避暑、脱壳、食用,严防水草腐烂,造成水质恶化,池塘水质溶氧充足,水体正常交换,防止烂根上浮,水草已上浮,可以使用护草型生物制剂加颗粒氧,防止水草腐烂。
水草黑根、烂根
5、增氧机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增氧
坚持晴天中午开,*天清晨开,连绵*雨半夜开,傍晚不开,浮头早开,天气炎热开机时间长,天气凉爽开机时间短,半夜开机时间长,中午开机时间短,负荷面积大开机时间长,负荷面积小开机时间短。通过开动增氧机搅水,将有效提高水体溶解氧,维持池塘水体的良性环境,促进池塘底泥中有机物**分解和上下水层流动,使高溶氧水与低溶氧水混合,提高全池水体的溶氧量。另外,还可全池泼洒增氧剂
[增氧剂,通过特殊工艺精制而成,复合多种有效成分,通过综合作用,均匀释放溶氧,迅速降解水体毒素,稳定性强,速效而长效,养殖中任一时期均可安全使用,从根本上解决水质恶化问题,改善养殖环境。]。
(1)如何选择增氧机
水深的池塘——叶轮式
水浅的池塘——水车式、底管式
草多的池塘——底管式
有条件的池塘可选用多种增氧机配合,起到立体式增氧效果
(2)如何有效开启增氧机
晴天中午下午,表层水温过高,慎开
遇突降暴雨,下雨时开
天气闷热,早上多开
夜里表层水温凉,可一直开
6、高温用药选药
⑴杀虫、杀藻、杀苔禁用;**性大的消毒药少用;肥水产品慎用。
⑵有机酸、菌制剂,高温期间适量使用。
⑶强碱类增氧药,不单用,多配合其他强**剂使用。
⑷强**增氧型底改定期用。
三、缺氧急救方案
1、打开增氧机、水泵(进水、排水),增加水体流动性。
2、先测水质指标,尤其是氨氮高时,强碱类增氧药(过**碳酸钠)不能单独使用,氨氮的毒性会随pH值的升高而增强,此时可配合强**剂(过硫酸氢钾、高铁酸盐)使用。
3、气泡氧(粉剂增氧剂),由下风口往上风口撒,由边上往中间撒。
4、表面活性剂类的增氧药,全池泼洒,同时可在进水口或增氧机旁使用。
5、**氧(强**底改类)配合颗粒增氧片(过**碳酸钠)全池干撒,提高底层溶氧的同时降低碱中毒的危害。
(中国水产养殖网郑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