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梅雨过后,江苏大地连续高温,下午三点~四点,我连续测了十几口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表层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在35~36.7之间,5O公分[公分是现代词,是一个专有名词,是十进制长度计量单位。]水下水温在27~32之间,7O公分水温与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下面水温也在26~30之间。基于以上情况,晚上蟹不上岸上草的农户[农户,名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家。]极为少数,最早的傍晚天还没黑就上岸,池塘条件好点的在早上3~4点上岸,大多数农户认为是缺氧引起的,而本人认为是底部环境变坏与高温水草**引起的,因为我的两口池塘水草还没出水面,没上浮,水草在工作,蟹上岸与扒草现像就没有。
在这给广大养殖户几点小小建议:
1,滩面水位尽量控制在5O公分以上。
2,多用生物剂调水,养草。尽量少用化工类产品,特别是改底的。
3,尽量少施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要用也要量少次勤。
4,减少饲料投入量。
5,增氧设备开机[基本定义①开动机器。]时间适当提前,养蟹不是养鱼,中午尽量别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