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期注水,控制水位
蟹苗[春季是养蟹的关键时期,蟹苗的选择和投放决定着年终养殖的产量和效益。]刚下塘时,将水深保持在30~40cm,当蟹苗蜕壳**[**,主要指的是昆虫在不同的发育时期,产生的形态、习性的变化,其具体分为四个时期,卵期、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在一个世代拥有四个时期的昆虫,称为完全**昆虫,没有完全拥有四个时期的昆虫称为不完全**昆-biantai]为Ⅰ期仔蟹后,加水[加水,将原来各水槽间的塑料软管换成钢管,在钢管和每个水槽正上方都安装一个防尘喷雾喷头,采用4个电磁阀供水,增大了供水量,使整套加水系统每个水槽出水口压力平衡。]5cm,**为Ⅱ期仔蟹后加水5cm,**为Ⅲ期仔蟹后再加水10~15cm。分期注水可迫使在水线下挖*的仔蟹弃洞寻食,防止[防止,防备制止。]产生懒蟹。进水时应采用60目的网片过滤,以防止敌害[敌害,是汉语词汇,读音为dí hài,释义是危害某种动物的动物。]生物进入培育池。培育过程中遇大暴雨,应适当加深水位,防止水温和水质突变,造成死苗。
二、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投喂
(一)饵料投喂
蟹苗下塘后至蜕皮**为Ⅰ期仔蟹期间以池中的浮游生物[浮游生物泛指生活于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动能力的漂流生物,其中分有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为饵料,不足时可增加投喂豆浆、鱼糜、熟蛋黄等,根据实际情况每天多次投喂,做到量少次多。Ⅰ-Ⅴ期仔蟹期间以投喂人工饵料或配合饲料为主,Ⅰ-Ⅲ期仔蟹期间日投喂量为蟹体总重的80%~50%,Ⅲ-Ⅴ期仔蟹期间日投喂量为蟹体总重的30%~10%。上午投日投喂量的1/3,傍晚投日投喂量的2/3。
(二) 饵料种类
仔蟹饵料种类为天然饵料(如浮游生物、水生植物、底栖生物等)、人工饵料(小麦、菜饼、豆饼、南瓜等)和配合饲料。
高温阶段必须控制生长,防止产生小老蟹。高温阶段(7月一9月上旬,气温30℃以上),幼体新陈代谢强,摄食量高。幼蟹容易因摄食过多的动物性饵料,而引起性早熟。因此在高温阶段应以植物性饵料为主,控制其生长,防止产生小老蟹;9月中旬后水温下降,此时可投入工饵科,以促进蟹种生长(如个体规格过小,购需增投动物性饵料;如个体规格已超过10克,则仍以植物性饵料为主)。
(三)日常管理
及时检查防逃设施,发现破损及时修复。如有敌害生物(蛙、水老鼠、蛇等)进入池内,须及时予以杀灭。
每日巡塘3次,做到“三查、三勤”,即:清晨查仔蟹吃食情况,勤杀灭敌害生物;午后查仔蟹生长情况(蜕壳次数),勤维修防逃设备;傍晚查水质情况,勤作记录。
池内要保持有一定数量的漂浮植物,一般占水面的1/2~2/3,如不足要逐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