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上市销售期池塘管理不容松懈!


河蟹上市出塘销售期,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管理进入了一个薄弱期。养殖朋友普遍认为气温降低后池塘会相对稳定,从而忽视管理,有的甚至完全放任不管。笔者建议在河蟹销售期,为保证存塘河蟹的成活率,应该加强池塘管理。纵观全年,河蟹翻塘[翻塘是指水塘内生物特别是鱼发生上浮和翻肚子的现象。]现象频发,第一次是在7月底的一次高温缺氧,第二次是8月中下旬,一次大缺氧,第三次是9月初,近期,河蟹池塘又开始出现翻塘、伤亡现象。分析近期河蟹上市以后塘口[塘口是位于广东省增城市区南8公里的村委会,属三江镇。]情况,翻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河蟹上市(中秋前)以后,用药量明显减少,大多数[电视剧《丑女无敌》主题曲大多数演唱者:李欣汝作词:梁芒作曲:安巍、黄勃...]养殖户不再改底,不再解毒[解毒 中医名词。]。蟹塘环境“垃圾”堆积过多,处理不及时,耗氧物增加,毒素积累过多!

第二,换水量、换水频率减少,水体中大量有机物分解不掉,水质老化,没有及时补充新水源、新藻种,水体循环能力下降!

第三,多数河蟹塘里面有蓝藻[又名蓝绿藻(blue—green algae),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区别于真核生物的藻类)、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上市以后,不再处理。蓝藻爆发越来越多,10月底暴雨下的较大,出现倒藻,死掉了大部分蓝藻,藻毒素增加,死藻沉到底部,氨氮亚盐迅速升高,导致河蟹急性中毒。

第四,喂料[喂料,给牲口喂饲料-weiliao]减少。喂料减少之后,河蟹吃掉塘里大多数的螺狮和一些水草。塘里没有螺狮,无法进行水质调节,水质越来越恶化,且河蟹营养不均衡,体质变弱!

第五,放苗密度过大,长年不清塘、嗮塘,塘底发黑发臭,有毒物质积累过多,形成塘口的“定时**”。

建议应对措施:

第一,定期用“绿水解毒安”解毒,“底黑安+底生氧”改底,隔一天用“光合细菌+芽孢菌(利生素或生态宝)”调水。

第二,定期换水。每次换水量大约在5到10公分。通过换水能使河蟹塘水环境得到改善,有毒物质会换掉一些,浓度会降低。

第三,蓝藻比较多的塘要排掉一些蓝藻,多用有机酸,如“绿水解毒安”解毒,稳定pH值,“底黑安+爽底安”改底,降解塘底毒素,抑制杂菌;定期泼“光合细菌+利生素”控制蓝藻。

第四,定期投饵喂料。冰鱼配合和玉米、黄豆,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拌喂“激安C+低聚糖[低聚糖是一种新型功能性糖源,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饮料、医药、饲料添加剂等领域。]863”,不要等到水变浑浊后再投料,水浑之后,水质调节比较困难。

第五,定期改底,“底黑安”和“生物底爽”交替使用,今年改底多的养殖户大多未出现缺氧、翻塘情况,从开始放苗就要改底;年底做好彻底清塘、晒塘,明年降低蟹苗密度,塘口环境自然好控制。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