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中暑[中暑(thermoplegia)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和无风的环境条件下,表现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又称热应激,是由于遭受强烈的太阳辐射或高温[高温,词义为较高的温度。]**,导致鸡体内温度急剧升高而发生生理机能紊乱的一种过热症。温度越高,热应激反应越严重。甚至造成窒息死亡[死亡是相对于生命体存在(存活)的生命现象,意指维持一个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终止。],给养鸡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鸡中暑症的防治措施

  1.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鸡中暑症的防治措施(图)

  1.1 临床症状:鸡中暑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羽毛蓬乱,采食量严重下降甚至废绝,饮水量明显增加,精神不振,活动减少。鸡冠发绀或苍白,体温[人和高等动物机体都具有一定的温度,这就是体温。]45℃。鸡只虚脱、惊厥而死亡。

  1.2 剖检变化:肌肉苍白,血液黑紫,凝固**,心包及胸腔浆膜大面积出血,心肌出血,肺充血、淤血,肝肿大,卵泡充血或出血,肠道高度水肿,肠黏膜脱落,有时肠管松弛无弹力。

  2.防治措施

  2.1 合理设计鸡场、鸡舍[鸡舍是指鸡栖息的地方,按饲养对象分,有核心鸡舍、种鸡舍、育雏鸡舍、育成鸡舍、蛋鸡舍、肉鸡舍、环境安全型畜禽舍鸡舍等。]

  一是鸡舍上面覆盖稻草或麦秸,并洒上凉水,保持湿润,可以有效地阻隔阳光进入舍内;二是在鸡舍离鸡体2米高的地方用白色泡沫塑料做一层天花板,并在窗上搭遮阳棚;三是在鸡舍周围种草植树,不仅可以遮挡阳光,而且可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热量,有效降低[降低,汉语拼音jiàng dī,意思是下降;减少。]空气温度。

  2.2 降温防暑

  2.3 给予充足饮水

  鸡在夏季饮水要比其它季节多,必须保证供应充足清洁的深井水或清凉水。

  2.4 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添加剂包括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混凝土添加剂、机油添加剂等多种化工类添加剂。]

  高温使鸡食欲降低,若不增加日粮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及矿物质的比例,会致使上述物质的摄入量不足,导致生产性能降低。因此在高温季节适当调整饲料中的某些营养物质含量,是满足鸡的营养需求、提高生产性能的关键。将西瓜皮切碎,每日每只鸡喂50克左右,分3次喂给,中午单独喂,早晚拌入饲料中喂。在鸡的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E、K、生物素及杆菌肽锌等添加剂,可减轻高温对鸡的危害。

  2.5 加强饲养管理

  降低鸡群的饲养密度,及时清粪,减少有害气体污染。适当调整饲喂时间,避免在高温时间喂料,适当增加在早晨等低温时间的喂料量。

  2.6 及时治疗,减少死亡

  发现鸡中暑后,应立即将鸡转移到*凉通风[通风就是采用自然或机械方法使风没有阻碍,可以穿过,到达房间或密封的环境内,以造成卫生、安全等适宜空气环境的技术。]处,或将其置于冷水中浸一会儿,降低体温,并在鸡冠、翅翼部位扎针放血,可有效减少死亡。

  3.讨论

  3.1 鸡没有汗腺,有比较高的深部体温,其全身被覆羽毛,所以其散热效果很差,主要是靠呼吸系统散热和调节体温。应激导致鸡体内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紊乱,严重影响鸡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如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抗病力、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下降,肉鸡胴体品质降低等),如不及时补救可导致部分鸡只死亡。因此广大养殖户尤其是集约化养鸡场夏天要高度重视预防本病的发生。

  3.2 晚上7-9点是中暑鸡死亡的高峰时间。蛋鸡中暑多发于气温超过32℃、通风**且卫生条件较差的鸡舍,中暑的严重程度随舍温的增高而加大,当舍温超过39℃时,可迅速导致蛋鸡中暑而造成大批死亡;种鸡特别是肉种鸡对高温的耐受性较低,中暑时,多是体格健壮、肥胖的鸡先死亡。

  3.3 鸡舍内安装引风机[引风机是通过叶轮转动产生负压,进而从系统(设备)抽取空气的一种设备,一般安装在锅炉尾端,用于抽取炉膛内的热烟气。]比安装电扇降温效果好,因为电扇的旋转风起不到通风换气的作用,另外鸡的体表没有汗腺,因而电扇风也起不到带走汗液降低体温的目的。而在鸡舍安装引风机,可改横向通风为纵向巷道式通风,带走鸡体产生的热量而达到降温目的。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