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一南美白对虾
[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面积8亩,平均水深80cm,配备3台1.5kW的叶轮式增氧机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1台水车式增氧机(见图1)。2018年3月8日从冬棚标苗池塘过塘20万尾南美白对虾到该池塘,过塘时虾苗规格400尾/斤,目前规格150尾/斤。投喂饲料,过塘前每日投喂2餐,过塘后每日投喂1餐,但吃不完。
过塘前,在冬棚标苗塘中有少量偷死。3月10日突然降温,12日开始发病,发病最严重时在池塘边可见大量趴边的虾,塘中有大量虾游水,每天有大量偷死,使用各种药物均无明显效果。
3月19日,利洋技术员从该养殖池塘取样送公司研究所
[研究所是指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目的的社会企事业机构。]进行检测,送检样品虾血细胞
[血细胞又称“血球”,是存在于血液中的细胞,能随血液的流动遍及全身。]虹彩**
[**是颗粒很小、以纳米为测量单位、结构简单、寄生性严格,以复制进行繁殖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SHIV)呈阳性(见图2),其它**未检出。进一步对阳性样品测序,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其与GenBank中虾血细胞虹彩**(SHIV)序列同源性为100%。
3月22日下午3点到该养殖池塘现场调查,测定水温24.2℃,水质指标:pH值8.8、氨氮测不出、**酸盐0.05mg/L、溶解氧12.02mg/L。在池塘的四周可见少量趴边的南美白对虾,截至目前,共计损失一半(约10万尾)虾。从塘边捞起6尾趴边虾,外观虾体微微发红,空肠空胃(见图3)。分别从6尾虾的肝胰腺接种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取鳃、肝胰腺和肌肉用95%酒精固定保存;同时从原标苗池塘取5尾虾样,用95%酒精固定,带回实验室做**检测。
结果:6尾虾中有2尾分离到弧菌(见图4)。利用实验室建立的PCR方法进行检测,采集的6尾虾白斑综合症**(WSS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坏死**(IHHNV)、对虾杆状**(BP)、虾肝肠胞虫(EHP)均呈*性,虾血细胞虹彩**(SHIV)均呈阳性(见图5)。原标苗池塘5尾虾样SHIV也呈均阳性,其它**呈*性(见图6)。
分析:1、2017年,中科院黄海研究所科研人员
[科研人员也称为科技工作者,特指具备某一学科专业知识的而从事科学研究的高级知识分子。]在浙江严重死亡的南美白对虾上发现一种新**,相关研究报道称新分离的**属于虹彩**科,但不属于虹彩**科下已建立的五个属,感染该**的虾造血组织、鳃丝、肝胰腺、附肢和肌肉的血细胞中出现嗜碱性包涵体和核固缩现象,因此命名为虾血细胞虹彩**(SHIV)。该**与2014年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从红螯螯虾中分离的红螯螯虾虹彩**(CQIV)的基因序列一致,属于同一种**的不同分离株。
2、本病例,前后两次采集的样品,均检测出虾血细胞虹彩**(SHIV)呈阳性,且原塘虾和过塘之后的虾都检出虾血细胞虹彩**(SHIV)呈阳性。进一步测序,比对结果正确,确定所采集的虾样品感染虾血细胞虹彩**(SHIV)。
3、在本病例对虾发病死亡是否由虾血细胞虹彩**(SHIV)感染引起尚不能确定,但存在分塘操作和突然降温后严重应激诱发该**病发生的可能性。(利洋公司研究所一室雷燕利洋水产药店石楼店马劲飞肖江提供2018.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