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养鸭技术38天出栏

一般养殖肉鸭,冬季约37-38天即可出栏,夏季大约需要41-43天左右才可出栏,具体的出栏时间还要参考鸭子的品种、饲养及管理方式等因素。

一般,鸭子冬天在37到38天左右出栏,夏季一般在41到43天出栏。鸭子的饲养方法如下:放养密度:根据放养鸭的大小、强弱决定放养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划定轮放区:根据放养鸭的数量及园地面积划定轮放区,用高50厘米的尼龙网围栏成几个区轮放。在轮放区内要为鸭子备足饮用水。

冬天养鸭需要37-38天出栏,夏天鸭子出栏需要41-43天。季节气候的差异,也会影响鸭出栏的天数。如果想要鸭子快速出栏,可以每天喂食猪血或草药催肥,通过一些中草药的配方弄成粉末,拌到饲料中,每天喂食,大约15天就可以出栏。

养鸭高锰酸钾用量多少(养鸭高锰酸钾用量多少克)

肉鸭冬季一般在37-38天即可出栏,夏季一般在41-43天左右出栏。肉鸭采食多、饮水多,并有边食边饮的习惯,为避免弄脏饮水和浪费饲料,料盆和水盆的距离应在1米以上,中大鸭阶段距离应在5米以上,饮水区要求排水良好并远离垫料。为防止肉鸭嬉水,水盆上应加网罩。

雏鸭的日常管理

掌握合适温度,切忌忽冷忽热 由于雏鸭御寒能力弱,需要外界温度稍高些,一般出壳后1~3日龄为28~30℃;4~6日龄为26~28℃;7~10日龄为24~26℃。随着日龄的增加,室温可逐渐下降,至4周龄时,可以常温饲养,但温度一定要平稳,切忌给温忽高忽低,以免影响雏鸭生长发育,招致疾病。

掌握合适温度,切忌忽冷忽热 雏鸭御寒能力弱,育雏开始温度为28~30℃,以后随雏龄增加,室温可逐渐下降,一般到25~30日龄时,室温降到18℃为止。对温度的掌握,应根据地区、季节和雏鸭体质健壮情况而定,肉用型雏鸭的温度要求较高,一般要比同期蛋鸭所需温度高4~6℃。

控温:雏鸭生长初期要将温度维持在15-25摄氏度之间,避免受冻。喂养:雏鸭的消化系统不全面,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喂养原则。消毒:要经常对食盆以及圈舍进行杀菌。饮水:每天要保证水盆的水量充足。

光照光照能提高雏鸭体表的温度,增强它的血压循坏,让雏鸭的骨骼迅速生长,还能增加食欲,**消化,加快新陈代谢,在自然光照不足的情况,就要人工进行补充,要保持每天12小时以上的光照时长。开食开食时间一般在雏鸭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前应先饮水,最好饮温水。

雏鸭的饲养与管理 雏鸭出壳24小时内,饮用万分之二的高锰酸钾消毒水,进行清肠。然后开始训练采食。温度要求与管理。雏鸭1-3日龄,适宜温度为35℃;4-7日龄,适宜温度为32℃;8-14日龄,适宜温度为30℃;15-21日龄,适宜温度为28℃;22-28日龄,适宜温度为25℃。

饮水 雏鸭出壳后24小时内一定要饮到水,一般做法是,将雏鸭放入1厘米深的浅水盆中几分钟,让雏鸭湿脚和饮水,即通常所说的“点水”。水质必须新鲜、清洁、水温接近室温,随着日龄的增加,雏鸭的饮水量加大,经常清洗饮水用具和换掉脏的饮水,装入新鲜的水。

快速养鸭新技术,养鸭大棚怎么建造

1、肉鸭养殖大棚的构建艺术 要实现高效的肉鸭养殖,首先要考虑的是大棚的选址与搭建。理想的养鸭大棚应建在地势较高,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且靠近水源的地方,以充分利用太阳能。棚舍的朝向以东西向为佳,确保光线充足。搭建时,棚顶设计为拱形,高度至少2米,长宽则根据养殖规模进行调整。

2、鸭舍选址:选择在水源充足、地势干燥、交通方便的地方搭建鸭舍,鸭舍面积可根据养殖数量来决定。选择品种:选择狄高鸭、北京鸭等鸭种作为养殖对象。网床设置:网床适宜高度为70厘米,宽度为3-4米,长度和鸭舍相当。

3、养鸭大棚的建造方法。选址及搭建。用于规模养鸭的大棚应建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地势较高且干燥的地方,为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其朝向最好沿东西方向。棚呈拱形,高度应在2米以上,长宽视养殖规模而定。最好用缆绳顺棚封牢,便于卷起,接受阳光照射和通风。

4、养鸭大棚加会议建设在排水良好、背风向阳、地势较高且干燥的地方,高度一般保持在2米以上,长度为养殖规模。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养鸭高锰酸钾用量多少和养鸭高锰酸钾用量多少克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