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对于散养羊的养殖户来说是非常的发愁的,夏季[在中国夏季从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间)开始,到立秋结束;西方人则普遍称夏至至秋分为夏季。]高温对于放牧[放牧,家畜饲养方式之一。]并不是有利的条件,那么夏季高温放牧羊群[羊群是由刘伟强导演,卡迪·斯特瑞兰德主演的电影,于2007年5月31日在荷兰上映。]注意[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什么呢?
一、巧选牧场
夏季和初秋好在高山、高坡、高岗和地势较高的草原上放牧。一是这些地方空气流通新鲜,气候凉爽,蚊蝇少,羊只可舒服的采食;二是在这里常长有较多的野韭菜[韭菜,(学名:A. tuberosum Rottl. ex Spreng.)别名:丰本、草钟*、起阳草、懒人菜、长生韭、壮阳草、扁菜等;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特殊强烈气味,根茎横卧,鳞茎狭圆锥形,簇生;鳞式外皮黄褐色,网状纤维质;叶基生,条形,扁平;伞形花序,顶生。]、野蒜和山葱,羊吃上这些草,既耐渴又易上膘。
据分析,野韭菜中含粗蛋白质38%,粗脂肪4.4%。野韭菜、野蒜和山葱不但营养丰富,而且还具有驱虫[驱虫 ,治法之一。]的作用,可预防治疗寄生虫病,对羊只的生长发育和上膘极为有利。
二、注意饲草安全无毒
羊采食某些幼嫩的豆科牧草及其他有毒杂草、树叶等,常发生中毒或瘤胃膨胀,应注意加强防范。为防止放牧时饥不择食而误食毒草,可在放牧前喂少量干草。一旦出现呕吐等中毒症状,立即对病羊实施瘤胃放气并投喂葡萄糖等解毒药物。
三、防止“扎窝子”
天气炎热时,羊常把头钻到其他羊的肚子下或身影里,这样常使羊更加受热,还容易出现弱小及孕羊挤伤、流产的情况。因此,应采用“满天星”的放牧方法,注意驱散扎窝子的羊群。
四、注意散热凉羊
夏季羊很容易上火发病,因此,为保证羊体健康,每天凉羊十分重要。中午放牧羊群不要急于赶入羊圈,可直接让羊在树荫下风凉休息[休息(rest)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xiu xi,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相对地减少活动,休息能使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松弛,它是一个消除或减轻疲劳,恢复精力的过程。]、饮水。晚上放牧后,可待羊凉一段时间后再入圈舍。每次出牧和收牧时,不要急于赶羊,应让羊缓慢行走、活动、凉体散热。
五、早出晚归午息
每天要保证放牧12小时左右,早上要尽量早出牧,中午在树*下休息,收牧要等太阳落下后,让羊吃饱吃好。但注意不要让羊吃露水草,特别是有露水的豆科牧草,否则,羊易患臌胀病。饮水前要让羊休息片刻,以防贪饮呛入肺内。
六、注意给盐给水
在每天补喂1次~2次混合饲料(麦麸、玉米面、豆饼等加稻糠、草糠配制)的同时,每天放牧羊要饮用4次~6次淡盐水。切忌让羊饮用死塘水、排灌水、洼沟水或让羊在潮湿泥泞的地方吃草、休息,以免引起风湿病。
七、注意防风雨袭击
夏季雷阵雨较多,羊群一旦遭到袭击很容易伤体、感冒、掉膘,因此,夏天放牧应尽量避开风雨。多雷多雨天气,放牧时可自带能遮盖住羊群的大块纤维布,让羊临时避雨。另外,切忌电闪雷鸣时在陡坡放牧,以防羊受惊摔伤。
八、注意驱虫
夏季也是寄生虫繁殖较快的季节,要定期对羊群进行驱虫,一般每季度进行一次驱虫。成羊和产后母羊用驱虫威进行驱虫;有肝片吸虫的地方要用硝氯酚等进行驱虫;及时给羊群进行药浴[药浴对人体具有独到功效,自古以来一直受医学界重视。],药浴池底长3~3.5米,宽0.5~0.7米,深1.3~1.5米,可容少量羊只在配好的药浴池内浸泡。常用药液有双甲脒、0.03%林丹*油等。药浴应在晴朗无风天进行。入浴前2~3小时给羊饮足水喂好料,以免羊在药浴中吞饮药液中毒。药液的温度应在25℃左右。病、伤和怀孕两个月以上的羊只不宜药浴。药液的深度以浸没羊体为宜。羊鱼贯而行,应将羊头按入药液中1~2次。小规模养殖户可采取把配好的药液倒入较大的水缸,掩住羊的耳、鼻、口将其投入药缸浸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