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宁波地区最大古建筑是什么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保国寺在宁波的什地方,那地方叫什么名字(宁波保国寺的来历)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保国寺在宁波的什地方,那地方叫什么名字

保国寺,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洪塘镇鞍山村境内北面灵山山岙,始建于东汉时期,相传东汉骠骑将军张意及其子中朗将张齐芳曾隐居于此,后舍宅为寺。因寺址在灵山寺,也称“骠骑将军寺”;灵山也被称叫“骠骑山”和“马鞍山”。 唐会昌五年(845年),因唐武宗取缔佛教,灵山寺被毁。废圮。晚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重建,唐僖宗兴佛时又重建,因得信宗赐“保国”匾额更名为保国寺。
保国寺占地12000平方米,是江南较典型的寺庙建筑,整个建筑群座北向南略偏东,寺大门前有唐开成和大中年间的两座经幢。中轴线上沿山势依次分布着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和藏经楼,大殿左右对称地分布着钟楼和鼓楼、僧客及客房。大雄宝殿是保国寺建筑群中唯一的北宋建筑物,其余均为明、清、**时重修。
大雄宝殿为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重建,是我国江南地区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之一。清康熙廿三年增建了三面下檐,使之形成重檐歇山顶形式。全部结构不用一铆一钉,全凭借斗拱和昂之间的巧妙衔接和样卯结构,将整个建筑物的各个构件牢固地凝结在一起,承托整个大殿屋顶的重量,斗拱采用七铺作单拱双抄双下昂偷心造,大殿前槽天花板上安置了三个造型精美的镂空藻井,因藻井完全遮住了梁架,故人也称大雄宝殿为“无梁殿”,同时又暗寓功德无量之意。柱子的设计更是匠心独具,外观呈瓜棱状,柱心为四根小柱起承重作用,采用小拼大的“包作”和宋代“四段合”拼柱做法做成的,风格独特,既省材牢固,又美观实用,反映了当时建筑艺术上独特的风格和在力学研究上达到的高水平,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颖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出大雄宝殿望见的是一方水池,池上方有明代御史颜琼所书的“一碧涵空”四字,池中鱼儿在尽情地嬉水、追逐。跨上台阶迎面屹立的是天王殿,殿内有泥塑的菩萨、四大金刚及塑雕的佛教故事。天王殿的左侧为藏经楼,也叫“大悲阁”,系清代建筑。内有砖雕陈列,展示了16幅砖雕屏风,屏风呈清代扇门形式,雕刻着秦未张良受书、魏晋竹林七贤、汉代苏武牧羊等民间传说故事,人物造型丰满,形态逼真,整个画面形象生动,富有情趣。与之相对称的是钟楼,钟楼建于清咸丰四年,内置青铜的大钟及许多编钟。大钟重约1500公斤,钟面中间雕刻着4尊菩萨。
寺内有十二个展室,在钟楼可撞钟,鼓楼可击鼓,婚俗厅可着古装、坐在万工轿千工床里柏照留影。最近北京国际友谊博物馆保国寺分馆又隆重开馆,展厅面积约300平方米,展线长70米,展出的有七宝烧花花卉图盘,银袋鼠,木雕子母鹿,木雕嵌螺甸等百余件珍品,供游客观赏。

保国寺周围山势幽深,树木繁茂,风景如画,名胜似锦。寺院背枕峰峦,象鼻、南狮双峰相峙,左回右抱,气势不凡。登临望海尖,只见东海浩渺无垠,阡陌纵横交错,四明诸峰秀美风姿尽收眼帘,其间有望日亭、选锦台、灵龙泉、膘骑坪、吉祥庵、塔院、仙人桥、青峰亭等古迹胜景。步人山脚处,桂林如屏,每临秋高气爽时节,金桂溢香,成为赏桂的好去处。

如今,一个以展示古建筑风采,结合观光、旅游,面积达70公顷的保国寺公园规划正在实施,届时将在保国寺公园建造梅林、桂花林、涵秀山庄等人文景观,千年古刹将焕发出更加诱人的风采。 改名为“保国寺”。现存建筑多为宋、清时重建或增建,面积约占8000多平方米。

  保国寺崇楼杰阁,隐现于层峦迭嶂之间,中轴线上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堂、藏经楼,两侧为僧房、客堂和钟鼓楼,高低起伏,依山势建筑,构成绚丽的古建筑群。宏伟的大雄宝殿建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后虽经历代重修,但仍不失宋时原貌,为江南罕见的具有汉、唐独特风格的木结构建筑物,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殿面阔三问,重檐歇顶,全殿由黄桧木构架。进深大于面阔,柱作瓜棱形,梁袱成月梁状,斗棋粗壮,补问铺作当心问二朵,次间一朵,重抄双下昂单棋造。大雄宝殿和天王殿前各有水池,四时不涸。四周涧流环绕,潺潺作响。满山苍松翠竹,参差掩映。山巅亭台相望,山下阡陌纵横,远处甬江苍茫,帆影时见,是江南著名旅游胜地之一。

  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宁波保国寺竟是飞鸟、昆虫的天然禁区。这种神奇的自然景观,在其它古建筑物上是十分罕见的。为何保国寺大殿一尘不染?为何飞鸟、昆虫们害怕进入保国寺栖息?这些问题一直成为专家与猎奇者探索的不解之谜。保国寺位于一处三面环山,树木茂盛的山窝中.气候潮湿. 保国寺大殿就是通过错落有致、如鱼鳞般层层相贴的斗拱结构,形成了一个个姿态不同的通“风道”,外面的空气通过“风道”,就能畅通无阻,并能在大殿上产生一种回旋气流——“回旋风”,终年回荡着,使梁上不易积存灰尘,而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回旋声波,类似“***”,因此使飞鸟、昆虫们“望而生畏”。另从保国寺主持介绍中获悉,1975年保国寺大殿在维修时,曾从换下来的梁柱木料中发现,这种木料有一股**性的香味,经专家鉴定,这种木料系黄桧,属柏科,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树龄可达数百年,木材呈淡黄褐色或红褐色,细致、坚实、有芳香,耐腐,是供建筑、制家具、工艺品、铅笔杆的上等材料。由于黄桧木中含有一种飞鸟、昆虫不敢闻的芳香油,所以飞鸟与蜘蛛远离保国寺,为了证明这一论点成立,当时曾专门抓了一只大蜘蛛放在大殿的梁上作试验,结果发现蜘蛛停止不动,由此可见,黄桧木质所散发出来的芳香气味,是飞鸟、蜘蛛不敢闯入保国寺栖息的重要因素之一。

请问在宁波市三区有哪些古建筑?

  天封塔
  天封塔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大沙泥街。 天封塔因“唐武后天册万岁及万岁登封纪元时建,故得是名。”塔高60米,共14层。七明七暗,呈六角形,玲珑精巧。传说入**还有四层,宁波人有“天封塔,十八格”的谚语。据传,建造时用泥沙堆高代之。造一层、堆高一层,一直到塔顶。塔成后,再把泥沙扒掉。由于留下的泥沙很多。所以塔旁的两条街道,至今仍叫“大沙泥街”和“小沙泥街”
  鼓楼
  鼓楼,是宁波市唯一仅存的古城楼遗址,也是国家文物重点保护的古建筑之一。游人登楼,便可一览宁波城之全貌。

  “谯楼鼓角晓连营”,元代诗人陈孚的诗句,体现了鼓楼在我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古时鼓楼设有报时的刻漏和更鼓,日常击鼓报时;战时侦察了望,还负有保城池,抵外侮的使命。

  宁波鼓楼始建于唐长庆元年(821年),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它是宁波历史上正式置州治、立城市的标志。当年明州刺史韩察将州治从小溪镇迁到宁波“三江口”,以现在的中山广场到鼓楼这一带为中心,建起官置,又立木栅为城,后来又以大城砖石筑成城墙,历史上叫子城。子城的南城门就是现在的鼓楼。

  后梁开平三年(909年)置明州望海军,鼓楼称为望海军门(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又改为明州奉**,鼓楼也随之改称为奉**门(楼),由太守潘良贵书“奉**楼”额。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新上任的鄞县县令王安石,特为奉**楼的刻漏做了一篇《新刻漏铭》。其文曰:“自古在昔,挈壶有职。匪器则弊,人亡政息!其政谓何?勿棘勿迟,君子小人,兴息维时。东方未明,自公如之,彼宁不勤,得罪于时。厥荒懈废,乃政之疵。呜呼有州,谨哉惟兹。兹惟其中,俾我后思。”这位十一世纪的著名**家、改革家在铭中表示要以楼中的刻漏那样“勿棘勿迟”的速度来改革处理政事;要以刻漏那样勤于报时的精神来管理**。从表面上看,王安石是为刻漏作铭,实际是一篇决心革弊维新的誓言书。

  宋高宗时又改称鼓楼为“奉**楼神祠”。宋高宗南渡,曾到过明州。传说宋高宗赵构被重兵追逐,逃到了鼓楼。当逃进鼓楼时,忽见唐“安史之乱”时坚守商邱而殉难的五位将军——张巡、许远、南霁云、姚訚、雷万春、打着旗帜,穿着戎装,列队前来迎接。在高宗躲进鼓楼后不久,金兵追至楼下,只见蛛网密布,一片荒凉,以为必无人进入,遂往他途搜寻。由此脱逃的赵构后下诏追封鼓楼为“奉**楼神祠”。祠内置这五位将军像以奉供仰。

  元初,蒙古贵族统治者害怕汉人起来反抗,下令拆除全国重要城池,宁波鼓楼也遭拆毁。后社会平定,才又允许重建鼓楼,取名“明远楼”,含义为**远瞩的意思。至元末,方国珍起义大军打到宁波,明远楼又遭大火烧毁。

  明宣德九年(1434年),太守黄永鼎在唐、宋旧址上重建鼓楼,楼上正南面题名为“四明伟观”;北面悬额“声闻于天”。 万历十三年(1585年)倾圮欲堕,太守蔡贵易重修时,采用了唐代诗人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诗中“独有宦游人,偏惊物侯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之句意,改“四明伟观”为“海曙楼”。意取波宁海定沧海为曙。

  清代,鼓楼又经数次修建。鼓楼现存楼阁建筑为清咸丰五年(1855年)由巡道段光清所督建。**二十四年(1935年),经当地人士提议,在鼓楼三层楼木结构建筑中间,建造了水泥钢骨正方形了望台及警钟台,并置标准钟一座,四面如一,既能报时,亦可报火警。到80年代末,鼓楼因年久失修,已成“危楼”。1989年4月,宁波市拨资约35万元,对鼓楼进行落架大修,至次年6月完工。大修后的鼓楼面貌焕然一新。整座城楼占地七百多平方米,总高约二十八米,共分七层,城高八米多,门道深十六米,门宽六米,为石砌拱形门;其东北依城墙设有踏道,可拾级登上城楼;楼为五开间,三层木结构檐歇山顶,气势雄伟。城楼两旁还新建了一些附属建筑物,可谓交相辉映。

宁波市的标志性建筑有哪些?

有:天一广场、天封塔、药行街天主教堂。

保国寺在宁波的什地方,那地方叫什么名字

相关介绍:

1、天一广场:东起车轿街,西至开明街,北沿中山东路,南临药行街,是国内一流的融休闲、商贸、旅游、餐饮、购物为一体的大型城市商业广场。

2、天封塔:是古代宁波城的标志性建筑。现天封塔高51.5米,平面六角形,七明七暗,共14层,有飞檐、平座、栏杆等,朱栏青瓦,飞檐翼角,呈宋代砖木结构楼阁式古塔风貌。游客可拾级而上,凭栏远眺。

3、药行街天主教堂:是城区一座规模宏大、高耸夺目的宗教建筑,从侧面反映了外国人在宁波这个港口城市进行传教活动的历史佑证。

关于宁波的美食:

1、三北藕丝糖。与三北豆酥糖齐名,是宁波的土特食品,曾作为贡品充入御食。三北藕丝糖产自慈溪,在柱状外面,粘有黑芝麻或白芝麻,松脆香甜,风味独特。

2、年糕。宁波年糕以优质晚糯米为主要原料,洁白如玉、柔软滑糯,久煮不糊,进口不粘。“塔牌“年糕还远销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和港澳地区。

3、溪口千层饼。是宁波特色食品。它外形四方,内分27层,风味独特,食后令人口齿留香,百食不厌。溪口千层饼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名特产品奖,成为中外游客品尝和馈赠亲友的旅游食品,海外游子都喜欢托回乡的亲友带些回去,以慰思乡之念。

宁波有哪些名胜古迹

宁波是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溪口-雪窦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浙江省第一大湖东钱湖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天童森林公园为国家森林公园。宁波还有天童寺、阿育王寺和雪窦寺等著名寺庙。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保国寺、古代水利建筑它山堰、宁海的南溪温泉、余姚的四明湖旅游度假区、象山的石浦渔港,为众多中外旅游者所向往。以镇海招宝山为代表的明朝抗击外来侵略的海防历史遗迹和以四明山为中心的浙东**斗争史迹给宁波增添了凝重的人文景观。
  宁波文人荟萃,历史上曾有较高层次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学派,如四明学派、阳明学派、浙东学派,出现了虞世南、高则诚、王守仁、朱舜水、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张煌言等一批文化名人。宁波的藏书文化深厚,涌现过一大批藏书数万卷的藏书名楼。天一阁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藏书文化的代表之作。在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孕育而成的宁波传统工艺诸如骨木嵌镶、宁式家具、朱金木雕、金银彩绣等,用材讲究,手艺精绝,风格独特。二十里松行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这是位居天下禅宗五刹之一的天童寺的写照,宁波的佛教文化举世闻名;阿育王寺珍藏着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雪窦山为全国佛教五大名山之一,保国寺是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
  宁波是浙东交通枢纽,陆、海、空、水立体交通发展迅速,尤以“东方大港”之称的北仑港称誉国内外。栎社机场与香港和全国各地主要城市之间架设有空中桥梁。铁路、公路、水运以及市内交通四通八达。
  宁波历史悠久,是具有7000多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唐代,宁波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与扬州、广州并称为中国三大对外贸易港口。宋时又与广州、泉州同时列为对外贸易三大港口重镇。**战争后被辟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如今的宁波是浙江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和全国14个**计划单列市(副省级)之一,人均收入居全国第四位,消费水平居全国第二位。宁波港是上海国际航运枢纽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世界79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港口开通了航线。
  宁波是中国商人的发祥地。号称是“中国最精明”的上海人有1/4是宁波籍的。与温州人相比,宁波人更喜欢做大生意,这里出过“船王”包玉刚等一大批国际知名的工商巨子。故有“宁波大老板”、“温州小老板”之称。
  宁波还是著名的侨乡,有30多万宁波籍人士旅居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宁波帮”已成为联结宁波与世界各地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宁波不仅山清水秀,还自古以“四香”(米香、鱼香、书香、墨香)传扬天下,物产极为丰富。主要特产可分为海鲜、海干产品、特色食品,时令果品,传统工艺品,服装等几大类。海鲜、干海产品宁波地处长江入东海口,海岸线纵长,是咸水、淡水交汇的地方,水中微生物极为丰富,因此海鲜味道特别鲜美,营养价值很高。宁波是中国盛产海鲜的主要区域之一,黄鱼、带鱼、墨鱼、石斑鱼、香鱼、弹涂鱼、海鳗、梭子蟹、海虾、蚶子、蛏子、牡蛎、泥螺、贡干、海蜇、海带、苔菜等各类海鲜一应俱全。干海产品中数黄鱼鲞、明府鲞、红膏炝蟹、醉泥螺、虾干、对虾干、虾皮、新风鳗鲞、海蜇头、海带、苔菜、烤鱼片等最有名,宁波人很喜欢以此特产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