鳊鱼[鳊鱼,学名:Parabramis pekinensis (Basilewsky, 1855) ,又名鳊,亦称长身鳊、鳊花、油鳊;古名槎头鳊,缩项鳊。]平时栖息于底质为淤泥、并长有沉水植物的敞水区的中、下层中,冬季喜在深水处越冬。它生活于江河、湖泊中。平时栖于水的中下层。比较适于静水***。现就把鳊鱼养殖技术给大家介绍一下,内容如下:
鳊鱼养殖技术
(一)鳊鱼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前准备
1.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的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清新,排灌方便,没有生活污水排入,微沙泥底质池塘,面积0.3~0.6hm2,水深2~3m,少淤泥的池塘为宜。
2.池塘的处理,在准备放养三角鲂的池塘用75~100kg的生石灰,全池泼洒,以杀灭池塘原有的病原体、或**原池塘的野杂小鱼。经暴晒一周后,放进清新的水源至水深1m左右后,放养鱼苗[也叫“鱼花”。]。
(二)鳊鱼鱼苗繁殖
鳊鱼2—3龄可达性成熟,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在4月底至6月初,即水温在20—29℃的时节为产卵期。池塘培育的鳊鱼在繁殖季节,如有微流水或其他条件**,能造成不集中的自然产卵。所以每年3月左右,就要将雌雄亲鱼分开培育,人工**,集中成批繁殖,生产鱼苗。
人工繁殖鱼苗,可采取自然产卵或人工催产方法。用于繁殖的亲鱼好在池塘中经过一年培育,也可以直接从天然水体中捕起选择。鳊鱼的雌雄鉴别比较容易,从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阶段开始,雌鱼胸鳍的根鳍条薄而平直,雄鱼的厚则呈“波浪”形弯曲。性成熟后,雄鱼胸鳍的前数根鳍条的背面,尾柄的背、腹侧缘都有密集的“珠星”,用手摸有粗糙感,腹部较小,轻压后腹部有*白色**流出;雌鱼仅眼眶骨及背部有少量“珠星”,腹部膨大而柔软。繁殖时可选择成熟好的亲鱼,按计划配组并入产卵池,或先用激素进行人工催产,让其自然产卵授精。由于鳊鱼鱼卵为粘性,可使卵附着在人工设置的等鱼巢上,然后在静水中孵化。也可以采用人工采卵授精,然后将受精卵脱粘,再进行流水式人工孵化。
苗种培育鳊鱼鱼苗细小娇嫩,操作时要细致小心。鱼苗下塘时,水质不宜太肥,出塘计数时不宜过于密集拥挤。鱼苗养成春片鱼种,常采用分级饲养[新生狗 宝宝 接纳新成员,主人要知道如何照顾新来的宝宝,才能使它安全地度过过渡期。]法。[9]
鱼苗孵出2—3天后,才逐渐脱离鱼巢自由活动,并开始摄食小型浮游动物。因此当鱼苗下池后,要每天适量施肥。脱粘孵化的鱼苗,亩放12—15万尾为宜。当鱼苗开口摄食时,好先喂1—2次熟蛋黄,再喂几天黄豆浆,以后依水质肥瘦和鱼苗生长情况而决定施肥量。经15—20天饲养,鱼苗可长到2—3厘米,这时再分池饲养。
第二次分池疏养,亩放4—5万尾火片鱼种,培育以施肥培养浮游生物为主,同时可隔日投喂豆饼浆,还要加喂些瓢莎、小浮萍等植物饲料。经一个月左右时间,可养成4—5厘米规格的夏花,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可达80%左右。由夏花养成冬片鱼种,即第**饲养。其方法与培育草鱼基本相同。池水的透明度一般保持在30厘米左右。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一般每亩5000—7000尾,再搭配养10—20%的鲢、鳙和青鱼夏花。也可以在主养鲢、鳙鱼种池内搭配放养10—20%的团头鲂。下塘初期,喂瓢莎、小浮萍和豆饼浆等,以后喂紫背浮萍、轮叶黑藻或切碎的新鲜旱草等。入冬时,一般可长到12—15厘米,成活率可达90%以上。[9]
成鱼饲养养殖方式有池塘主养或混养,有在水草较丰茂的湖库水面粗养,有利用网箱进行集约式养殖。主养鳊鱼,在水深1.5—2米的池塘,每亩可放冬片鱼种600—800尾,配养鲢、鳙鱼种200—300尾,饲养一年鳊鱼个体可达500克左右。生长速度在三龄以前较快。以后逐渐减慢。鳊鱼的食性和草鱼相似,所以能经济地利用天然水域中的饵料资源,同时也能摄食人工饲料,促进成鱼的生长。武汉市试验池塘主养鳊鱼,效果很好,其方法为:亩放尾重40克的鳊鱼越冬鱼种1220尾,配养尾重50克的白鲢鱼种200尾,尾重60克花鲢鱼种30尾,还适当放些高背鲫鱼种,使用“正大”083号饲料,饵料素数为1.8,投喂时用手撒均匀。平时注意水质管理,防止水质变坏和泛塘,昼夜池水中溶氧不低于2毫克/升。
(三)鳊鱼鱼种的放养
1、放养的规格与密度:为了提高鱼种成活率和养殖效益,生产上一般提倡放养个体尾重50克以上的大规格鱼种。尾重50克的,每平方米放养100—120尾,尾重100克的每平方米放养80—100尾。
2、鱼种的锻炼与吊养:鱼种从出塘前10天开始,在投喂饲料时,每公斤饲料添加Vc1克,可提高鱼种的免疫功能和抗应激能力。鱼种出塘前应经2—3次的拉网锻炼;在鱼种起运前一天,用鱼种网箱吊养24小时,这样可减少鱼种在运输环节中的损耗,提高入箱后的成活率。
3、鱼种的消毒:采用食盐浸浴法,既有效又安全。食盐浓度3%—5%,浸浴时间5—10分钟,具体视当时的水温和鱼体忍耐度而灵活掌握。浸浴可在帆布桶内或在铺垫薄膜的船舱中进行。
2.放养密度,主养三角鲂的池塘,可配养少量的鳙鱼、鲢鱼或鲫鱼,一般的放养密度为8~225px规格的三角鲂鱼1000~1500尾/667m2,鳙鱼9~250px规格100尾/667m2,规格为250px左右的鲢鱼苗150~200尾/667m2,鲫鱼300尾/667m2左右为宜。
(四)鳊鱼饲养管理
1.水质调节,三角鲂喜欢清新水质,透明度保持在30~1000px,溶解氧在5.5mg/L,pH值7~8之间,一般投饲高密度养殖水质容易变肥,每周可抽出老水750px左右,然后再放注新水,使池塘水深不变,保持池水水质清爽。
2.投饲养成,在池塘设置食台,定时投放花生麸、麦皮、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或青饲料,5月份前低温季节的投饲量为池鱼重的2%~3%,6~10月份的投饲量为池鱼总重量的3%~4%,11月份根据鱼塘鱼类的摄食情况进行适量投喂。
3.日常管理,坚持每天早晚巡塘、观察鱼群的生长和摄食情况,适时开增氧机,注意天气、水质和鱼类活动情况,以免出现浮头现象。保证水质清爽和适时加注新水。
(五)鳊鱼鱼病防治
三角鲂抗病力强、只要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在放苗前把好清塘和鱼苗消毒关,一般很少发生鱼病,即便出现鱼病,其治疗方法与一般家鱼的防治方法基本相似。
以上就是鳊鱼养殖技术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养鱼爱好者们有所帮助。了解更多资讯,还可浏览网站上相关文章,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