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495]广东珠海斗门区

[斗门区是广东省珠海市的一个市辖区。]

三龙村有一南美白对虾

[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

养殖土塘(图1),面积6亩,水深1.5米,配有4台1.5kW叶轮式增氧机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

池塘溶氧过饱和引起对虾死亡

,2台涌浪式增氧机和2台水车式增氧机。2018年7月7日放苗18万尾。

8月19日,阵雨,水色较为稳定,呈黄绿色。使用海控“溶氧监测仪”测得池塘溶氧及饱和度

[饱和度可定义为彩度除以明度,与彩度同样表征彩色偏离同亮度灰色的程度。]

出现明显升高趋势,且峰值过高,溶氧达10mg/L左右,溶氧饱和度达130%(图2、3),白天水温32℃左右,且有所波动(图4)。

8月20日,阵雨,池塘开始发病,早晨于底罾处发现死虾4尾左右。

8月21日,阵雨,底罾死亡约100尾。病虾多数红须、红尾,胃、肠道不饱满,尾部肌肉白浊(图5、6),镜检腹足有少量纤毛虫。上午9时,使用水质简易试剂盒

[用于盛放检测化学成分、药物残留、**种类等化学试剂的盒子。]

测得:pH值8.8、氨氮0.1mg/L、**酸盐0、硬度450mg/L、碱度100mg/L(图7)。当天使用“永乐碘”6瓶进行消毒。

8月22日,阵雨,底罾死亡约10尾。

8月23日,阵雨,底罾死亡约2尾。

之后死亡逐渐停止,但对虾整体活力较弱,遂出塘处理。

于8月21日、22日取料台处濒死病虾各4尾,现场进行细菌分离检测,结果均未分离到明显优势菌。将各病虾样品寄予利洋公司研究所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CR检测**WSSV、EHP均为*性(图8)。经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各病虾的肝胰腺组织萎缩,腺管崩解;鳃组织淤血、出血,均可见气泡印迹;肌肉组织均可见气泡印迹,附肢及头胸甲处可见多个气泡印迹(图9)。初步判断,此次死亡由气泡病

[气泡病就是养殖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过饱和而进入鱼体栓塞在组织内的疾病。]

引起。

分析:1、本案例下午晴天后水体溶解氧过饱和,次日底罾发现对虾死亡,从发病虾症状和实验室病理切片

[取一定大小的病变组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制成病理切片〔通常将病变组织包埋在石蜡块里,用切片机切成薄片,再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用显微镜进一步检查病变。]

结果诊断是对虾发生气泡病导致死亡。

2、池塘在使用消毒剂后对虾死亡明显减少,可能部分对虾存在细菌继发感染加重死亡。(利洋公司技术部张吉鹏三龙养殖场陈保立提供2019.04.04)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