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494]广东珠海斗门区三龙村有一口南美白对虾养殖土塘(图1),遮*80%,面积4亩,水深1.5米,3台1.5kW叶轮式增氧机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

和2台水车式增氧机。2018年7月4日放苗12万尾。

8月18日,阵雨

[阵雨(Showers),就是雨时短促﹑开始和终止都很突然﹑降水强度变化很大的雨。]

低溶解氧饱和度对虾发生气泡病

,池塘

[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

开始发病,白天于底罾处发现死虾7尾左右。病虾多数红须红尾,腹部肌肉白浊,特别是第6腹节尤其明显。胃、肠道不饱满(图2、3),镜检病虾的第一触角与腹足有明显气泡存在(图4、5)。上午9时,使用水质简易试剂盒测得:pH值8.3、氨氮0.2mg/L、**酸盐

[**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

0.1mg/L、硬度300mg/L、碱度70mg/L(图6)。使用海控“溶氧监测仪”测得池塘溶氧6.88mg/L,使用塞氏盘测得水体透明度

[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 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

为15cm,水体呈**,以金藻和黄藻为主。

8月19日,阵雨,底罾死亡

[死亡是相对于生命体存在(存活)的生命现象,意指维持一个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终止。]

约9尾。使用海控“溶氧监测仪”测得池塘溶氧及气体饱和度变化较为平稳(图7、8、9)。

8月20日,阵雨,底罾死亡100余尾。上午9时,水体呈**,透明度20cm,pH值8.1、氨氮0.1mg/L、**酸盐0.13mg/L、硬度300mg/L、碱度70mg/L,溶氧6.23mg/L。

8月21日,阵雨,底罾死亡80余尾,上午9时池塘溶氧6.28mg/L。使用“永乐碘”3瓶,进行消毒。

8月22日,阵雨,底罾死亡约120尾,上午9时池塘溶氧6.39mg/L。

8月23日,阵雨,底罾死亡约200尾。上午9时,水体透明度为25cm,池塘溶氧6.14mg/L,水质指标无明显变化。

8月24日,阵雨,底罾死亡约30尾。上午9时,池塘溶氧6.09mg/L。

8月25日,阵雨,底罾死亡约10尾。上午9时,水体透明度为30cm,pH值8.1、氨氮0mg/L、**酸盐0.15mg/L、硬度300mg/L、碱度70mg/L,溶氧6.48mg/L。

8月26日,阵雨,底罾死亡约10尾。上午9时,池塘溶氧6.94mg/L。

后续死亡趋于稳定,每日10尾左右,数天后进行清塘处理。

于8月18日、20日、22日、27日取料台处濒死病虾各4尾,现场进行细菌分离检测,结果均未分离到明显优势菌(图10)。将各病虾样品寄予利洋公司研究所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检测**WSSV、EHP均为*性(图11)。病理组织切片观察,所取大多数病虾的鳃组织淤血、出血,多处可见气泡印迹,个别水肿较重;肝组织腺管萎缩严重,个别可见气泡;肌肉组织萎缩,可见气泡印记;心脏组织在发病中期轻微淤血,可见气泡,发病末期的病虾心脏未见明显气泡(图12)。

分析:1、结合临床症状和和实验室病理切片结果,初步判断,此次死亡是由气泡病

[气泡病就是养殖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过饱和而进入鱼体栓塞在组织内的疾病。]

引起。发病过程中,在对虾各**中可见明显气泡,但池塘溶氧始终处于安全范围,且遮*池塘水温变化不剧烈,所以初步判断对虾发生的是氮气气泡病。

2.处理过程中,使用消毒剂效果不明显,对虾可能未受细菌感染影响,但死亡持续时间长,可能是慢性气泡病造成的影响。(利洋公司技术部张吉鹏三龙养殖场陈保立提供2019.03.28)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