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圈化冰期管理要做好化皮肿嘴病的防治工作


  今年一月份,随着气温的变化,河北乐亭,昌黎等地区,部分海参[海参,属海参纲(Holothuroidea),是生活在海边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动物,距今已有六亿多年的历史,海参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圈出现全部开化,或部分开化现象,有海参下礁爬到池边[《池边》 作者白居易 ,据考证是唐朝的一首诗词。],出现化皮[药材简介 化皮 (《岭南杂记》) 【异名】化橘红(《识药辨微》),化州橘红(《岭南随笔》),化州陈皮(《本草从新》),柚皮橘红(《中药志》),毛化(《广西中药志》)。],肿嘴等病状。

  分析原因:2014年12月初,温度突然骤降,**间参圈上冻封冰,大部分养殖户未能及时进行最后一遍消毒改底,底质较差的池塘经过冻冰后一段时间的积累,底质恶化,氨氮、**酸盐[**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等指标升高,当池水温度回升开化后,海参就会往池边环境较好,溶氧较高的地方爬,但池边水浅,早晚温差较大,加上海参体质弱,这样海参就会被冻坏化皮。

  解决方案:
  1海参状态良好的情况下,人工将池边的海参捡到深水中,避免海参被冻伤。
  2如果已经出现化皮、肿嘴等病状,应及时使用海参专用“泡腾碘”每瓶2亩地+“久久氧”每袋一亩地,如果病情严重需隔天再用一遍,效果显著。
  3如封冰的情况下,可打冰眼把药投入,此方法在东北地区盛行。
  4经过多年经验总结[经验总结,是在某项工作或某项活动中,对其典型经验所做的总结。],如果每月定期使用海参专用泡腾碘,海参一整年都不会出现化皮、肿嘴等病变,同时也具有改底,控草等功效。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