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杯体虫病是在淡水鱼[广义的说,系指能生活在盐度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的鱼类就可称为淡水鱼。]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是由杯体虫感染引起,其临床症状不明显不易发现。以下就对其危害及其防治技术,给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以供大家参考。

患有病杯体虫病的病鱼

病杯体虫病的流行情况:

病杯体虫病的危害及其防治技术

该病多见于加州鲈苗种养殖期、草鱼[草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成鱼养殖期,常发生于养殖水体中有机质[有机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体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含量高的养殖塘。虫体的传播主要靠游动体。

病杯体虫病的临床症状:

引起苗种活动不正常,即漂游于水面或游动缓慢、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引起苗种死亡;感染草鱼时寄生于草鱼的鳃丝,可引起草鱼吃食不旺,有时也可能出现溜边的现象。

病杯体虫病的防治措施:

1、用0.7毫克/升的硫酸铜[硫酸铜(化学式:CuSO4),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硫酸亚铁[蓝绿色单斜结晶或颗粒,无气味。]合剂(5:2)全池泼洒。

2、用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对鱼池进行消毒处理,并用硫酸铜、硫酸亚铁溶液遍洒鱼池。

总结:以上就是对病杯体虫病的危害及其防治技术的介绍,该病主要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鳃、鳍条等处,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以便及时发现治疗。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