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东、大连等地出现强降雨[强降雨是指降水强度很大的雨,在气象学上一般被称之暴雨,或叫强降水。]及持续[持续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chí xù,意思是延续,继续;无间隔,连续不断。]高温[高温,词义为较高的温度。]双重恶劣天气,导致海参[海参,属海参纲(Holothuroidea),是生活在海边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动物,距今已有六亿多年的历史,海参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大范围死亡,海参养殖业损失惨重。总结如下:
当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持续高于24℃时,池养成参因夏眠而停止了摄食和活动,代谢水平明显降低,应急抗病能力明显减弱;同时,水底毒害物质的分解、释放导致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的急剧恶化,造成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缺氧、病原体滋生,使海参极易发生病害。当水温持续高于33℃时,海参无法通过夏眠来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只有死亡。参池高温主要由以下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夏季高温会直接引起水温升高;二是暴雨造成参池里的淡水和海水出现分层,底部热量难以散发,导致底层水温持续升高。针对以上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保持较深水位。随着水温的不断升高,海参养殖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应尽量保持池塘现有条件下的最高水位,以保证底层水温相对较低。遇到持续高温天气,最好在参池上面加盖遮荫网,用铁丝架住,水泥柱[水泥柱子准确的叫法应该是混凝土柱。]固定,这样水温能降低3℃左右,一方面能更好地创造海参正常摄食生长[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的水温条件,促进海参生长;另一方面可避免持续高温对海参的伤害作用。
二是防止池塘内海藻、杂草等植物腐烂。养殖池塘内若生有大量的海藻,杂草等,应及时发现,及时清除,防止高温时其在池塘内腐烂,导致水质败坏。
三是控制好池塘内浮游生物[浮游生物泛指生活于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动能力的漂流生物,其中分有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量。夏季高温期的光照、水温等条件适合浮游生物的生长。绿藻、甲藻、鞭毛虫等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容易影响水质,对海参生长产生**影响。
四是适时增氧,控制水质。高温期海水溶氧饱和度降低,池塘内易出现缺氧情况。可通过每次1/3以上的大量换水或使用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增加池塘内的溶氧量,保证养殖海参的正常生活环境。
五是科学换水。大暴雨期间不得进、排水;暴雨过后进、排水必须先测量好外海水的盐度在22‰以上时,方可进水;进水要在下半夜和凌晨进行,以降低池水温度,并加大水体交换量,可以不断降低水温。条件好的,可采用高位水池或咸水深井进行水体交换,降温效果明显。
六是加强日常管理。坚持每天早晚巡塘检查,观察水色、水位和透明度等的变化,定期(3~5天)潜入水底检查海参情况,观察体色、体型有无异常变化,作好记录,病参发现后即使捞出避免影响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