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扁*藻
[*藻是古代原生动物眼虫的植物学名称,因为眼虫同时具有动物与植物两种特性,它是一种“原生动物”,但是同时,眼虫的细胞却又有含叶绿素的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简介
扁*藻是*藻门*藻科的一属。又名扁虫藻属。分布较广,为湖泊及其他小型静水水体中常见的浮游藻类,大量
[基本信息 【词目】大量 【 拼音】dà liàng 【英译】[A flock of;A quantity of;Many;Mass;Great deal] -daliang]
繁殖时,可使水呈绿色。常见的种类有尖尾扁*藻、宽扁*藻、长尾扁*藻和梨形扁*。
二、扁*藻危害
白对虾
[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养殖前期,水体中扁*藻大量繁殖时,易造成水体PH值偏高,应激反应
[各种紧张性**物(应激源)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加大,尤其放苗期间。当虾活力不好或有少量纤毛虫
[纤毛虫属纤毛门(Ciliophora),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寄生时,扁*藻会大量附着在虾的体表时,会影响虾对钙镁等元素的吸收,引起脱壳不遂,并使虾体表发绿,影响虾的正常生长。
三、防治方法探讨
1、年初在虾塘里投放适量的花白鲢,花白鲢可以消化大部分种类的扁*藻,能够控制其大量繁殖,以免形成优势种群
[生物学名词,种群中占有绝对优势的地位的种群。]。
2、当前期虾体有扁*藻附着引起脱壳不遂时,第一天先大量换掉虾塘水,减少水体扁*藻的数量,对白对虾脱壳形成**;第二天全池泼洒精博钙镁精(1-1.5KG/亩*米),补充大量的钙镁元素,促进虾脱壳及硬壳。该方法在盐城地区推广后,使用效果明显。
3、养殖期间,定期使用硅藻壮或EM调水王,使池塘各种藻类繁殖生长均衡,藻相稳定,水质稳定。
虾塘因体表大量附着扁*藻呈现淡绿色的轮虫
白对虾体表寄生的纤毛虫和大量附着的扁*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