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病害
[植物体发育**、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暴发流行期间该怎样管理自己的虾塘:
A建立蓄水池
[蓄水池是用人工材料修建、具有防渗作用的蓄水设施,是重要的雨水蓄积重要工程设施。]。
在养虾期间,我们要随时注意不同地方的发病情况,像广西、湛江、海南等地方的病害流行情况,特别是在自己塘的周边情况,一旦发现了有病害,就马上建立蓄水池,以20PPM的漂**
[漂**是氢**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消毒后开氧机24小时,最后静放5天后备用,蓄水池的口数要根据自己养殖塘所需的补水量而定。备用好消毒过的海水是有效的防治病害措施之一。如果没有专用的蓄水池,这时我们要想办法让出养殖塘做为临时的蓄水池。
B淡水
[淡水即含盐量小于0.]。
淡水对养殖过过程中的病害防治有着重大的意义。特别是对低位池的作用更为明显。在本人走访的广西、湛江、海南市场的过程中,有淡水资源丰富或者打淡水井的养殖区,其成功率
[成功率,读音chéng gōng lǜ,汉语词语,指获得成功的概率、比例。]都明显的提高,即使是在**
[**是颗粒很小、以纳米为测量单位、结构简单、寄生性严格,以复制进行繁殖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暴发流行期也有50%的成功率。为什么淡水有这样的功能呢?原因是:(1)海水中的**粒子、细菌在淡水环境中会受到抑制杀害作用。因此可以降低了海水中**由潜伏感染转为急**染的机会;(2)补充淡水可以切断了海水中**的传播途径,有效的阻止了水平感染;(3)促进对虾脱壳,加快对虾的生长;(4)调节水温。
淡水补充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不可操之过急。在盐度为17以上以每天可降0.5%左右,盐度为17以下时每天只能降低0.2%~0.3%,越往后越慢而且不必每天都固定降淡,要根据虾的活动及水质、气候来决定,要灵活使用。如果水中的盐度低于1时开始出现食量下降,不脱壳,容易得病等情况。因此要及时调整盐度,最好在5左右。上市前最好要加海水,因为盐度越大虾的外壳越硬,肉质越结实、鲜美可口,可以卖到好价钱。加海水的递度为3%~4%,加到10%时就可以上市。
虽然淡水在养殖过程对病害的防治意义重大,但在本人走过的广西、湛江、海南市场中,很少人通过打淡水井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打了淡水井,但是打行并不是很深,只打了10多米,这样的淡水很多时候都含有铁锈、NH3-N、**酸盐、咸度(2~4格不等)等,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本人建议打上100米左右的井,虽然成本较高,但从长远的目光来看更合算,成功率更高。
一般情况下,在生产养殖过程中要想更好地做到病害预防的效果,往往要采取几种措施同时进行,而不是单靠一方面就能体现出效果。如通常情况是以换水、水质处理、内服三管齐下
[三管齐下,成语。]。这是已经在生产实践中摸出来的有效方法,望大家能一起分享。
C隔离。
一个大的养殖场由一个塘的**病暴发演变到多塘暴发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或是由于用药不慎而引起虾大量死亡的例子也不少,或是标出前后处理不当造成经济损失等等,这些因人为操作不规范导致一系列的问题似乎每天都在发生。这最终归纳到我们平时对管理的意识缺乏,对药物的作用机理较陌生。一般来说,在病害暴发流行期间,我们对内部的管理要引起高度的警惕,以下是管理的一些措施:(1)专管池塘人员暂时不能休假或事假,未经批准或安排,不能随便到别的池工作或随意走动,只能专心负责该池内工作。(2)所有工具只能专池专用,绝不能参乱。(3)打捞泡沫杂物要注意风向,尽可能不要让泡沫飞向别的塘。(4)上泡沫船投料投药要脱鞋。(5)不允许在水沟面上行走。(6)对于已感染传染**毒的虾如可以出售的尽快出售,若太小不能出售的治疗控制7天左右,还不能控制的作排放处理,以免影响其它池的虾。(7)**池处理完后,应及时进水并用高浓度的漂**水溶液消毒虾池、氧机和池边周围及其专用工具。池底要浸泡三天才能排干,收回氧机和洗池,氧机要另放一处清理。(8)对于负责已感染**虾的员工,在该池工作完成后隔七天才能参与其他虾池池内工作。(9)杜绝人为外来病原。外来拉网、抛网、水裤等运作工具进场,要进行严格消毒半小时,然后才能使用。(10)严禁外来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
以上的操作对于**隔离即防止**的水平感染是非常有效的,只要管理者严格执行。同时,在**病暴发期间,我们尽可能少标出,许多虾场为了追赶季节,于是采取了标出的形式,但是标出后的虾比标出前的虾病害抵抗能力要更低一些,即使是在好的水环境中,**往往先袭击标出去的虾,而且标出后会有一定量的损失,并加大了人为的水平感染。
D用药。
在生产过程中,我们会经常使用到药物,但药物并不是万能的,一般情况下,要想更好地做到病害的预防,往往要采取几种措施同时进行,而不是单靠一方面就能体现出效果,通常情况是以换水、水质处理、内服三管齐下。这是已经在生产实践中摸出来的有效方法,希望大家以后能够有所体会。
药物防治是养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药五花八门,有通过GMP、ISO认证的,也有****造假的,所以,做为消费者的我们,一定要认清药物的品种及质量,同时要注意用药后的效果,在使用过程中要谨慎小心,不可因为马虎而酿成大错。在这里,本人主要根据目前比较普遍使用的药物品种,做一个系统的介绍。水产药物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1)抗**药:如聚乙烯吡咯烷酮碘(PVP-I)、免疫制剂、**灵(**吗啉胍)、中草药等。
(2)抗菌药:包括抗生素、磺胺类、呋喃类、抗菌中草药。
(3)杀真菌药:如孔雀绿、亚甲基蓝和制霉素等。
(4)杀藻类药和除草剂:如硫酸铜
[硫酸铜(化学式:CuSO4),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敌草快等。
(5)消毒剂:醛类、**剂、卤素类等。
(6)杀寄生虫药和驱虫药:如硫酸铜、硫酸亚铁、敌百虫等。
(7)环境改良剂:如生石灰、沸石粉、白云石粉等。
(8)营养制剂:如维生素、钙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