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持优良的池水水质。

  勤加水、勤换水;防止污染物

[污染物,英文为pollutant。]

进入水源和池内;及时清除残饵,以免残饵在水中腐烂,败坏水质;保持水体中有充足的溶解氧

[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

对虾养成期的防病措施

  2、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

适宜。

  放养密度过大,则传播病原体

[病原体(pathogens)指可造**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真菌)或其他媒介(微生物重组体包括杂交体或突变体)。]

的机会就多,容易发生流行病

[流行病指可以感染众多人口的传染病。]

。且每个个体水体空间减少,而动物本身排泄物

[排泄物指一生物的消化系统中任何排泄的固体或液体,通常指人类的。]

的浓度增加,因此,极易引起缺氧和污染水质,在放养时一定要防止养殖密度过大。

  3、保证饵料质优量适。

  营养不足或缺乏某种营养或饵料过量腐烂变质,都易使养殖对虾发生疾病。同时也会降低虾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在投喂天然饵料

[天然饵料,是一种用动物或则植物制作的钓鱼饵料。]

时,要根据养殖对虾的不同生活期选择适口和营养丰富的饵料,投喂时应注意定时定量,不要间断或过多投喂。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时,要特别注意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存在量极少,通常指低于人体体重0.01%的矿物质。]

的含量。

  4、在养殖生产中,若要拉网搬运等操作,需注意尽量不要使虾体受伤。

 

  5、防止病原传播

  发病虾池要注意与其他池塘隔离,而且发病虾池的池水不要排入其他虾池。在发病虾池中用过的工具必须用药物消毒后才能使用在其他虾池。病死的虾体要及时捞出深埋处理。

  6、做好日常观测工作。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