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跳[《虹猫蓝兔七侠传》中的角色。]鱼,又名弹涂鱼[弹涂鱼,又名跳跳鱼,泥猴,江边、海边,常见为刺鳍鱼科,世界上共有25种弹涂鱼,根据其形体和行为特点可将其归为四个种类;中国沿海主要有3属6种,分别为弹涂鱼、大弹涂鱼、青弹涂鱼、大青弹涂鱼。],泥猴,江边、海边,常见为刺鳍鱼科,世界上共有25种弹涂鱼,根据其形体和行为特点可将其归为四个种类;沿海主要有3属6种,分别为弹涂鱼、大弹涂鱼、青弹涂鱼、大青弹涂鱼。常见的种类有弹涂鱼、大弹涂鱼,青弹涂鱼。弹涂鱼有鳃,是真正的鱼,一类进化程度较低的古老鱼类小动物。

  弹涂鱼是鱼类中的天才,它们一生有很多时间都不在水里度过。它们居住的地方长满了红树林,它们很高兴爬到树干或树枝上去。它们把腹鳍用作吸盘,用来抓住树木,用胸鳍向上爬行。弹涂鱼的鳃的周边长有小口,可以盛住一次呼吸的水,很像我们能屏住一次呼吸。它们爬上树,所以能在涨潮时呆在水域外。

形态特征

  弹涂鱼体呈圆柱形,一般体长10~20厘米、体重20~50克。眼较小,突出于头背缘之上,下眼睑发达,口端位,两颌各有牙1行,上颌牙呈锥状,前方每侧3个牙呈犬牙状;下颌牙斜向外方,呈乎卧状。体背黑褐色。腹部灰色。背侧有6个黑色条状块,周身遍布不规则的绿褐色斑点,背鳍[背鳍(Dorsal Fin)指的是鱼背部的鳍。]二个,第1背鳍很小,仅有鳍棘5条,鳍棘末端成丝状延长,其中第3棘长;第2背鳍与臀鳍均较长,有3条通长的灰白色横线,其长度大体相等。尾鳍楔形、宽大;胸鳍有黄绿色虫纹状图案。

跳跳鱼长什么样?如何饲养跳跳鱼?

  大弹涂鱼个体小,成熟的个体长一般为80~90mm,体重为15~25g;大个体长可达120~150mm,体重达30~40g。体侧扁,背缘平直,腹缘浅弧形,尾柄较高,体及头部均被小圆鳞。背鳍颇高,基部短,有5根鳍棘延长丝状;第二背鳍鳍条较低,倒后伸达尾鳍基,腹鳍短,胸鳍,尾鳍均为尖圆形。体蓝褐色或灰棕色,体侧上部沿背鳍基部有6~7条灰黑色[通常指一种色彩,有时也用作形容词,表示*暗、消极...]的横纹,体侧及头部散布许多亮蓝色小点,腹部白色,背鳍深蓝色,第二背鳍蓝灰色,腹鳍浅**,尾鳍灰黑色。

  弹涂鱼雌、雄个体从外形上难以区别,但雌体生殖孔[ ...]大而圆,呈红色;雄性生殖孔狭长。

如何饲养

  1、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条件养殖弹涂鱼的池塘一般以2~10亩为宜,池底要求平坦,底质以软粘土为佳,利于弹涂鱼钻*栖息。池底应高出海区低潮线,便于排干水晒坪。在池**挖十字沟,池沿开出一条环形边缘沟,形成“田”字,一般沟宽2米,沟深约30厘米,便于排水晒坪时庇护弹涂鱼。池塘好进、排水分开,连接**沟,池底由进水闸[水闸的一种,建在河道、水库或湖泊的岸边,用来控制引水流量,以满足灌溉、发电或供水的需要,又称渠首闸。]门向排水闸[排泄洪涝渍水的水闸,又称排涝闸。]门倾斜,排水闸门底部应比进水闸门底部低20厘米左右,以利于排干池水。在进、排水闸门及池塘四周均设置防逃设施。

  2、清池与消毒放养前半个月,将池水先排干,连续晒坪数天,直至坪面晒成龟裂状,然后进行消毒,清除敌害生物。

  3、培植底藻养殖池塘清池与消毒后,就着手开始培植底藻。方法是每亩池塘施放发酵鸡粪或猪粪20~30千克、米糠15千克,还可施加藻类生长素、微生物、油麸等。施肥时,应选择无风的晴天,将鸡粪等均匀地泼洒在池底,注意不要出现堆积。然后,进10~15厘米的海水,海水比重1.010~1.014为宜。经3~5天后,底藻逐渐繁殖起来,形成藻床。藻床以褐色硅藻及较嫩的绿藻为好。

  4、投放苗种培植好底藻后,即可投苗。苗种主要来源于海区采捕的天然苗。选用鱼苗要求各鳍完整、鳞片齐全、无机械损伤、活力强。放苗密度控制在5000~7000尾/亩,规格200~240尾/千克。由于弹涂鱼不会同类相残,因此可以分批放养,收获时捕大留小。

  5、养成管理开始投苗后,应维持水深10~15厘米左右,保持水质清澈,让阳光能透射到池底,便于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加速底藻繁殖。但养殖一段时间后,原先培植的底藻将被弹涂鱼吃掉,水质开始变得混浊。为满足池内弹涂鱼生长的需求,这时应及时排干水晒底和施肥,以便重新繁殖底藻,供弹涂鱼觅食。但值得注意的是,排水晒池应关注天气预报,否则如遇下雨天,藻床会被冲毁。另外,要防止凶猛鱼类、鸟类、蟹类、海螺类等对弹涂鱼的危害。

  跳跳鱼肉质鲜滑细嫩,被称为“海上人参”,加上跳跳鱼的捕捉难度大,产量少,价格高,近年来已有不少地方在养殖跳跳鱼。每年的冬令时,跳跳鱼是肥美鲜嫩,因此又有“冬天跳鱼赛河鳗”这一说法。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