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淡水养殖优良品种--鲻鱼


 鲻鱼,别名乌耳鲻、乌头、鲚鱼和乌鱼等。它体延长,前部近圆筒形,后部侧扁,一般体长15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30厘米,体重[体重body weight为 *体或穿着已知重量的工作衣称量得到的身体重量。]150克~250克,大者40厘米左右,体重500克~1500克。它是温热带浅海中上层优质经济鱼类,在我国沿海的浅海区、河口、咸淡水[淡水即含盐量小于0.]交界的水域[水域指有一定含义或用途的水体所占有的区域。]均有分布,尤以南方沿海为多,有的地方已进行人工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人工繁殖鱼苗[也叫“鱼花”。]亦已成功,也可捕捞天然鱼苗进行养殖。

  鲻鱼为广盐性[广盐性(euryhaline)是指生物可耐受外界广阔范围的盐分浓度变化而能生活的性质。]鱼类,生命力较强,从盐度为38‰到咸淡水直至纯淡水都能正常生活。适温范围为3℃~35℃,至死低温为0℃,较适暖水水域。鲻鱼为杂食性,以食硅藻和有机碎屑为主,也食小鱼小虾和水生软体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也喜食动植物性颗粒饲料[颗粒饲料是具有营养全面,稳定性强的饲料,在水中不易溃散,不易污染水体,易消化吸收,农户省工又省力等优点,深受广大水产养殖户的青睐。],如合成饲料、麦麸、花生饼[花生饼,由炒香花生、面粉、糖粉、花生油、蛋等制成。]、豆饼等,故食物来源广,物化成本低。

  鲻鱼是洄游性鱼类,喜欢生活于浅海、内湾或河口水域,一般4龄鱼体重2公斤~3公斤以上性腺便成熟,游向外海浅滩或岛屿周围产卵繁殖。鱼苗的发生季节为1月份~4月份,此时最适于捕捞收集鱼苗暂养,经过一个时期的培育和驯化、淡化后,可在水库、鱼塘和半咸水池塘和其他海淡水水面放养。养殖经验表明,鲻鱼的成鱼[成鱼,是淡水鱼的一种,皮滑,主要颜色为黑色和褐色,可以人工养殖。]养殖既可主养又可混养[混养(polyculture)是指同一水体中同时放养两种以上水生动物的养殖方式。],在鱼塘内混养鲻鱼,一般每亩可放养3000尾~5000尾,如有充氧设备或流水性养殖,密度可高些,可多至8000尾以上,还可搭配适当的其他鱼种,管理得好,当年鱼可长到条重300克~700克以上。

  鲻鱼肉质厚,味鲜美,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达22%,无细骨,鱼肉香醇而不腻,不但可作饭店、酒家的宴席佳肴和百姓美食,而若将其加工成鱼糜、鱼丸、鱼片、鱼罐头等产品,更可成为营养、保健、方便和美味兼备的食品,而其鱼卵可制做鱼子酱,更是驰名中外的珍馐美味。鲻鱼还有药用价值,其鱼肉性味甘平,有健脾益气、消食导滞等功能,对医治脾虚、消化**、小儿疳积及贫血等病症都有一定疗效,所以鲻鱼被视为海鲜食疗佳品,颇受人们喜爱,亦受港澳台同胞和华侨欢迎。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