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地方出现蛙类滞产[简介滞产是指总产程超过24小时。]的现象,特别是牛蛙滞产的现象比较常见。根据专家的调查发现,蛙类滞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青蛙滞产的原因

种质退化

青蛙滞产的四方面原因

群众自繁自养的群体较小,近亲繁殖[亲缘关系相近的个体间的交配。]严重,自然选择[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 )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最初由C·R·达尔文提出。]因素较少,人为逆向选择的因素增加,致使蛙类的生长速度减慢.个体变小,抗病力下降、繁殖力[繁殖力表示动物生殖机能的强弱和生育后代的能力,亦称生殖力。]衰退,进而引起滞产。

蛙类饲养**

目前用于繁殖的蛙类多数为商品蛙,而不是专门培育的青蛙。在饲养商品蛙时,一般只重视夏秋季节的饲养管理,而忽视春季的培育,且用于商品蛙的颗粒饲料[颗粒饲料是具有营养全面,稳定性强的饲料,在水中不易溃散,不易污染水体,易消化吸收,农户省工又省力等优点,深受广大水产养殖户的青睐。],动物性蛋白含量偏低,所以青蛙的性腺发育不理想。

雌雄亲蛙的配比和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不合理

繁殖的早期,雌雄蛙的性腺发育不同步,再加上配比不当,产卵池面积小,青蛙放养密度大,常造成雄蛙为争夺雌蛙而相互搏斗,影响青蛙正常的抱对和产卵。

环境条件不理想

蛙的抱对产卵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如果产卵池经常受到人的干扰,或没有适宜的抱对浅滩,没有水生植物[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统称为水生植物。]等都会影响繁殖。

针对上述青蛙滞产的原因,养殖户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强选育、改善种质,加强青蛙的饲养管理等方面,满足必要的生态条件,保证青蛙的正常繁殖。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