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规模化养猪生产中,仔猪[仔猪piglet;pigling小猪。]养猪生产的基础,因此,仔猪的饲养[新生狗 宝宝 接纳新成员,主人要知道如何照顾新来的宝宝,才能使它安全地度过过渡期。]管理是是生产的关键,仔猪饲养管理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养猪生产水平的高低。仔猪的饲养管理可分为哺*仔猪的饲养管理和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具体的方法如下。

  断奶仔猪饲养管理

  根据生产实践,保育阶段的仔猪,母源抗体水平、仔猪自身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都比较低,加之转群、环境、变化等不同程度的应激,给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必须根据仔猪的生理特点,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确保仔猪正常生长发育。

仔猪的饲养管理

  1、断奶后,维持原饲料(教料槽再喂1周),原圈(赶母留仔)、原窝(原窝转群)三不变,应逐渐过渡,5-7天方能全换成断奶仔猪料,以减少断奶应激。

  2、断奶后5-6天内要控制采食量,以喂8成饱为宜,实行少喂多餐(6-8次/天),逐渐过渡到自由采食,饲料要保持清洁,防止霉变,剩料及时清除。

  3、转入猪舍前,要对该猪舍的一切设备进行维修,将猪舍内彻底清扫、洗刷和消毒。

  4、断奶仔猪断奶后转入猪舍一周内,在饲料中添加支原净100ppm+金霉素300ppm+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又名安莫西林或安默西林,是一种最常用的半合成青霉素类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一种白色粉末,半衰期约为61.3分钟。]250ppm/吨或氟苯尼考40ppm+阿莫西林250ppm/吨,进行预防保健。

  5、保证清洁,充足饮水,每天至少饮水2公斤,饮水器流速每分钟250毫升。

  6、进舍后要定期消毒(每周2-3次),保持干燥、清洁、冬暖夏凉(适温26-28℃),空气清新。

  7、适当密度(0.3㎡/头),并群时“夜并昼不并”。

  8、按程序进行防疫和使用伊维菌素驱虫,实行全进全出制。

  9、在65-70日龄第二次接**瘟**6头份/头,75日龄接种口蹄疫进口佐剂浓缩**2毫升/头。

  哺*仔猪的饲养管理

  1.保温[保温是一种科学、高效的节能技术措施,可以使热量的散发传导速度减慢。]防压

  (1)保温

  初生仔猪体温调节能力差,对环境温度有较高要求。仔猪适宜的环境温度:0-3日龄为29-35℃,3-7日龄为25-29℃,7-14日龄为24-28℃,14-21日龄为22-26℃,21-28日龄为21-25℃,28-35日龄为20-22℃。要采取特殊的保温措施为仔猪创造温暖的小气候环境。

  ,厚垫草保温。水泥地面上的热传导损失约15%,应在其上铺垫5-10厘米的干稻草,以防热的散失,但应注意训练仔猪养成定点排泄习惯,使垫草保持干燥。

  第二,红外灯[红外灯,是夜视监控红外灯的简称,是配合监控**机,在夜间采集图像的补光器具。]保温。将250瓦的红外灯悬挂在仔猪栏上方或保温箱内,通过调节灯的高度来调节仔猪床面的温度。此种设备简单,保温效果好。

  第三,烟道保暖。在仔猪保育舍内,每两个相邻的猪床中间**挖一个25-35厘米宽的烟道,上面铺砖,砖上抹草泥,在仔猪舍外面的坑内升火。此法设备简单、成本低、效果好。

  第四,电热板加温。一般用作初生仔猪的暂时保温,其特点是保温效果好,清洁卫生,使用方便,但造价高。

  (2)防压

  据统计,压死仔猪一般占死亡总数的10-30%,甚至更多,且多数发生在出生后7天内。主要原因有:,母猪[在猪类中,产过仔的任何年龄的雌性猪被称为母猪。]体弱或肥胖,反应迟钝。第二,初产母猪无护仔经验。第三,仔猪体弱无力,行动迟缓,叫声低哑不足以引起母猪警觉。针对上述情况采取有效的防压措施,以减少损失。如在母猪躺下前不能离人;听到仔猪异常叫声,应及时救护;发现母猪压住仔猪,应立即拍打其耳根,令其站起,救出仔猪。

  2.诱食、补料

  母猪泌*高峰期是在产后3-4周,以后泌*量明显减少,而仔猪生长迅速,其营养需要与母*供给不足存在严重矛盾。因此,对仔猪提早诱食、补料十分重要。

  仔猪从吃母*过渡到吃饲料,称为诱食、开食或诱饲。一般要求在仔猪生后7日龄左右开食。将少量颗粒饲料洒在栏内地板上让仔猪在有兴趣时开始采食,好放在小的、不易被拱翻、清洁的食槽中。食槽应放在显眼、离水源远、不易被母猪接触的地方。每天应分5-7次提供少量的、干净的、新鲜的补饲料。同时提供清洁、充足的饮水。

  3.预防腹泻

  腹泻是哺*仔猪常发的疾病之一。影响仔猪腹泻的因素很多,包括病原微生物、营养、环境、管理等。哺*期病原微生物感染是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

  预防哺*仔猪腹泻的主要的预防措施是加强管理,改善饲养环境。产仔前彻底消毒产房,哺*期保持圈舍干燥、空气清新、温暖,尤其要注意仔猪保温,保持饮水清洁。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可在母猪产前21天注射仔猪大肠杆菌苗。一旦发生腹泻,应及时治疗。

  哺*仔猪可因补饲不当而导致营养性腹泻。补料要求新鲜、适口性好、可消化率高。少给勤添,及时清除余料。

  4.去势[去势,将动物以外来方式除去生殖系统或使其丧失性功能称为去势。]

  公母猪是否去势和去势时间取决于猪的品种、仔猪用途和猪场的生产管理水平。我国地方猪种性成熟早,肥育用仔猪如不去势,到一定阶段后,随着生殖**的发育成熟会有周期性的**表现,影响食欲和生长速度。

  公猪若不去势,其肉的臊味较浓影响食用价值。因此,地方品种仔猪必须去势后进行肥育。二元或三元杂交猪,在较高饲养管理水平条件下,6个月龄左右即可出栏,母猪可不去势直接进行肥育,但公猪仍需去势。引进品种,因其生长迅速,肥育期短,不必去势。

  一般肥育用仔猪,要求公猪在20日龄、母猪在30-40日龄前去势。仔猪去势后,应给予特殊护理,防止创口感染。

  5.预防接种

  仔猪应在30日龄前后进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和仔猪副伤寒**的预防接种。预防注射应避免在断奶前后1周内进行,以减少应激,保证仔猪快速增重和成活。

  如何科学的饲养管理,对促进仔猪快速发育、缩短饲养期、降低饲料报酬、获得高的断奶体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希望那个通过以上对哺*仔猪的饲养管理和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的介绍,各位养殖户对仔猪的饲养管理有所了解。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