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海高栏港区的群山下有个水产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基地,山水相连[山水相连,读音shān shuǐ xiāng lián,汉语成语,指边界连接在一起。],风景甚美。它的主人黄国盛[国盛,字永盛,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济南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人,明朝**人物、进士出身。]从2年前来到了这里,承包了面积为288亩的基地养殖罗非鱼[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和南美白对虾[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而目前已经有100多亩投入使用。
1992年,黄国盛就开始从事水产养殖,是一个资深的水产人。上世纪90年代,水产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工业还处于萌芽之态,绝大多数养殖户都不知道饲料为何物,养殖技术水平还很低,种苗繁育技术更是缺乏,养殖户可选择的养殖品种并不多。
但黄国盛看好水产养殖业,认为水产养殖是一条致富大道。他在珠海承包了一片滩涂,没有种苗就靠潮水带来苗种,通过围栏的方式对滩涂里面的水产品进行粗放型养殖。“那时候基本潮水带来什么,我们就养殖什么。没有投放饲料,全是天生天养。”黄国盛告诉《农财宝典》记者,多年来尝试过养殖多种品种,后来随着罗非鱼养殖在珠海形成规模,他也进入了这个产业。2014年他的4口60亩的罗非鱼塘,盈利23万元。
选好鱼苗,用好饲料
鱼苗和饲料是黄国盛最看重两大养殖要素。他认为苗种是养殖的根本,好的苗种才能产生优质的养殖性能,鱼的体格、生长速度以及称重都跟苗种有很大的关系。“看上去规格一样的鱼,不同的鱼种能够产生1两的差距,如果是一万尾鱼就会相差1000斤,一口塘就相差几千斤,这也不是一笔小的数目。”因此,在多年养殖历程里,他已经养成了**鱼苗以及苗场师傅育苗手法的习惯,苗种要好,师傅育苗技术也要扎实,再通过自己以及朋友的养殖**,最终挑选合适的罗非鱼苗。
除了苗种,饲料也是关键的一环。好的饲料能够给苗种好的体格。据黄国盛自己的体会,饲料的差别最主要体现罗非鱼背的肉上,之前他用某品牌的罗非鱼料,身体长得长,就是背肉不够厚,出肉率低,不上秤。而用了恒兴股份湛江粤华水产饲料有限公司的“宜海”牌罗非鱼料之后,黄国盛的罗非鱼有了明显转变。他介绍,在投喂的时候,罗非鱼鱼抢食更加厉害,鱼长速加快,更重要的是,罗非鱼的背肉很厚且色泽发亮,卖相十分好看。“养了这么多年的罗非鱼,用了宜海饲料感觉明显不一样。”黄国盛说。
精耕细作,亲力亲为[亲力亲为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qin li qin wei,指亲自(直接)参与,不由别人来代替。]
“养殖是个细致活,不亲自去做,很多细节是不知道的。”黄国盛喜欢亲力亲为,从日间的投喂饲料到晚间的巡塘,事无巨细都要亲自去做才踏实。
他每天喂两餐,分别是早上8-9点喂第一餐,下午4-6点喂第二餐。到了晚上,黄国盛变得更加警惕,他担心水体缺氧,造成大规模的死鱼。每天凌晨2-3点,他都会起床巡塘,观察有没有鱼浮头以及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的运转情况,调整开启增氧机的数量。
“3-5两规格大小的罗非鱼是养殖关键的阶段。”黄国盛告诉《农财宝典》记者,这时候是罗非鱼长速较快,要确保它的肠道健康,罗非鱼才能摄食正常,健康生长。为此黄国盛会根据天气的情况在饲料中拌一些中草药,保障肠道健康。由于这个阶段投喂的饲料开始增加,残饵和罗非鱼粪便等排泄物也增多,水中营养物质快速积集,水质容易产生变化,这时候黄国盛采用换水的方式进行调节水质,换水量根据鱼的状态、水质和天气调整。在高温季节,为了减少鱼的消化负担,适当控料。一发现鱼比较迟钝或是出现其他不对劲的现象,就立即停料,加大换水量。“罗非鱼发病,更多是养殖水体环境不好引发的。调控好水质,罗非鱼的病害也相应减少。”
黄国盛(左二)是一个拥有23年经验的养殖达人
来源:农财宝典水产版
作者: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彭日立
微信号:ncbd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