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吻鮠的鱼苗培育技术


鱼苗[也叫“鱼花”。]培育[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是指把1~1.5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的鱼苗培育到5厘米的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鱼苗培育的规格直接影响到鱼种培育的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一般在池塘或网箱中培育鱼种,其鱼苗早期培育成的规格要达到5厘米。为了提高鱼苗培育的成活率,在不同的体长范围内,应分级培育。

1.鱼苗培育池及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要求

⑴鱼苗培育池:培育池面积没有严格的要求,一般以几十平方米[平方米(㎡,英文:square meter),是面积的公制单位。]的水泥池为好,要求深1~1.5米,池底、池面光滑,边角抹成圆弧状,比降为2%~3%,池的浅端在池面上设进水闸阀,另一端在池底处设排污闸阀。池上有遮阳棚遮光。鱼苗池要清整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

⑵水质要求:鱼苗培育水源要求清洁无污染。通常以水库、江河和湖泊等的地表水为好。如用自来水和**水,则须彻底曝气后才能使用。鱼塘肥水不宜作为培育苗种的水源。

2.鱼苗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

⑴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高标准的鱼苗培育池,可放7日龄体长为1~1.5厘米的鱼苗500~800尾/平方米,若是普通鱼苗培育池,放养100尾/平方米。

⑵注意事项:在放苗前,对鱼池、投喂工具要进行严格的消毒,鱼池蓄水两天就可以放苗了,为了鱼苗安全起见有必要对池水[《池水》是青言之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连城读书。]进行试水,如果1.5~2小时内,鱼苗试水正常可将鱼苗放入池中。如果鱼苗急剧游动,产生应激反应,或情况异常,则鱼池药性未消退,应推迟放养时间。放养时不能使池水浑浊,否则鱼苗鳃丝因吸附悬浮颗粒堵塞,呼吸不畅而窒息死亡。鱼苗下池前用3%的食盐水浸浴鱼体消毒。放苗时,鱼苗袋水温与池水温差不能超过2℃。可先将鱼苗袋连袋带水放入池水中,调节温差,避免阳光直射鱼苗袋,约10分钟左右,待鱼苗袋水温与水泥池水温基本一致可解袋消毒放苗。

3.合理投饲:刚孵化出的鱼苗以卵黄为营养源,当1~1.5厘米的鱼苗,其营养需求从内源性营养转化为外源性营养,这时长吻鮠鱼苗以摄取浮游生物为主。鱼苗下塘后1~3天可以喂小型的水蚤[水蚤是一种小型的甲壳动物,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枝角目。],个体大的水蚤鱼苗不能吞食,当水体中大型的水蚤达到一定密度时,会对鱼苗产生不利的影响,一是有可能刺破鱼苗的卵黄囊膜对鱼苗造成伤害;二是消耗水体中的溶氧,引起水体缺氧。对捞取的水蚤,清理杂质后,用双层40目滤布过滤掉大型水蚤。投喂次数,1天2~3次,一个20平方米的培育池,投喂量每天1千克左右。根据鱼苗的消耗状况适当调整投喂量。第4天开始,鱼苗口器增大,摄食能力增强,可投喂不经过滤的水蚤。第7天开始可喂少量幼体丝蚯蚓,可将丝蚯蚓与水蚤搅在一起成团状投喂,以后逐日增加其投量。当鱼苗长到2~2.5厘米时,可只喂丝蚯蚓。

4.水位水质调节:鱼苗下池,此时水位宜浅不宜深,一般以40厘米水深为好。当鱼苗长到1.5厘米时,水深可加到60~80厘米;当鱼苗长到2.5~3厘米时,水深可加到1米。培育期间不能让水变肥老化,应及时换水,一次性换水量不超过2/3。要经常清除池内的残饵和排泄物。水质要求为:溶氧5毫克[毫克一种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升以上,pH为7~8.0,氨氮在0.03毫克/升左右,总氮为0.5毫克/升,**酸盐为0.01毫克/升以下。长吻鮠鱼苗有明显的畏光性,在培育期要遮光,池水要保持一定的透明度。要注意防病,如发现有病鱼要及时处理和隔离,尤其是小瓜虫病。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