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户控制蓝藻爆发,“防”大于“治”


蓝藻[又名蓝绿藻(blue—green algae),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区别于真核生物的藻类)、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的治理一直是河蟹养殖过程中的一项难题,其主要危害有:在生长[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繁殖过程中,释放少量“毒素”;死亡后大量释放“毒素”,同时死亡后引起底臭;抑制水草的生长,加速水草腐烂;抑制养殖对象的生长等等。笔者整理近期治理蓝藻其中一例,现予分享,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基本情况

湖北汉川汈汊湖许家村许老板,河蟹塘30亩,栽种伊乐草。经调查了解其池塘最近用药情况:5月18日用阿维菌素[阿维菌素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农用或兽用杀菌、杀虫、杀螨剂。]杀虫,当天早上进水,下午发现水体突然变绿,下风口水中有许多颗粒状[颗粒状,医学术语,泛指基部直径不超过高度的一种突起。]细微悬浮物[悬浮物(Suspended Solids )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包括不溶于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及泥砂、黏土、微生物等。](如图1)。

5月20日下午带水检查,镜检藻类[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有些也为原核生物,如蓝藻门的藻类)。]以微囊藻、鱼腥藻为主。许老板坚持使用[使用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ǐyòng,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的服务。]硫酸铜[硫酸铜(化学式:CuSO4),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全池杀蓝藻,但由于河蟹马上要脱第三壳了,全池使用硫酸铜容易引起河蟹的应激。我们的建议是尽量少用**性强的药物,而且在杀蓝藻后,要及时解毒,处理过程中应配合抗应激类的药物使用。

图1下风口处有颗粒状细微悬浮物

二、处理情况

5月21日,上午先全池范围内使用“好运-CC”(3亩/包)抗应激,减少硫酸铜及死亡藻类的藻毒素对河蟹的影响,然后沿池塘周边局部使用硫酸铜3斤杀蓝藻;中午全池使用“净霸”(3亩/包),下午全池使用“生立佳”(3亩/包)等微生态制剂竞争抑制蓝藻的生长繁殖。

5月22日水色明显变淡,继续沿池塘周边局部使用硫酸铜3斤杀蓝藻。

5月23日到塘口**观察,水色完全恢复正常,镜检水样上、中、下层三滴水,均没有发现蓝藻,并于当天上午使用“好水解毒宝”(2亩/瓶)对水体进行解毒,中午使用“绿藻源”(3亩/瓶)培养有益藻相,防蓝藻反弹。

图2水质清澈有活力

三、案例分析

1.该塘口一直水质清澈,水草茂盛,水体缺乏藻类及有益菌[有益菌一般是指在人体肠胃生长的、对人体健康起到正面作用的细菌或真菌。]种,不注重蓝藻预防,进入蓝藻高发期后,进水时进入一些蓝藻,就能快速形成优势种群[生物学名词,种群中占有绝对优势的地位的种群。],导致蓝藻爆发。

2.局部杀灭蓝藻后,大量使用“净霸”、“绿藻源”,通过有益菌种和藻类生长繁殖可与蓝藻竞争营养,抑制蓝藻生长。建议定期使用生物制剂,能有效预防蓝藻爆发,此方法处理蓝藻较单纯,杀藻更长效、风险低。

近几年汈汊湖地区蓝藻普遍出现的季节越来越[零点乐队于2003年发行的唱片,发行公司是天中文化,此次收录在唱片所有的创作,都围绕乐队本身的经历和情感展开,几乎每一首创作的背后都有感人至深的故事。]早,而且越来越难杀,杀后出现反复情况越来越多,控制蓝藻重点还是保证水体藻相、菌相的平衡,使用微生态制剂“生立佳”加强对池底环境的维护。控制蓝藻,建议大家做好预防更为关键。


作者: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郭小力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