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有很多的同行朋友[朋友,是人际关系中甚为重要的**对象。]通过不同的方式咨询黄颡鱼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的问题[问题,指要求回答或解答的题目;事态的严重性足以引人研究讨论,或尚待解决者。],说明了有很多朋友有了养殖黄颡鱼的愿望或打算,这本来是好事,但也存在一定的隐患,所以,本人在此给这些朋友泼点冷水。黄颡鱼养殖不可盲目跟风。
一、黄颡鱼现仍是一个小品种[品种指一个种内具有共同来源和特有一致性状的一群家养动物或栽培植物,其遗传性稳定,且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指具有相同品质的东西,如植物品种。]。虽说黄颡鱼在市场价格、养殖效益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但由于市场开发滞后和国内消费水平、消费总量的原因,现仍是一个小品种,在销售量上,根本不能同常规品种相提并论,也正是这个原因,也不能像常规品种那样,大量地调往外地,多数情况下,只能以本地市场为主。为此,在上这个项目时,应对本地市场进行比较充分的调查研究,不可盲目跟风。
二、目前,生产上使用的黄颡鱼品种主要有两个,即黄颡鱼、瓦氏黄颡鱼(也叫江颡)。从生产性能上讲,这两个品种各有千秋,关键的问题是所针对市场的消费习惯。我们养鱼的目的是为了赚钱。怎么才能赚到更多的钱?要靠市场价格。怎么才能有较好的市场价格?要靠消费者[消费者,从法律意义上讲,消费者应该是为个人的目的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社会成员。]的追捧。怎样才能让消费者来追捧?就是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我在本坛中的《水产品种选择的正确方法》中以经谈过,我们所生产的产品必须适应市场。要想通过我们一个小小的养殖户或单位来改变人们的习惯实在是太难了。这一点,请各位同行特别注意。
三、打通出口通道也许是黄颡鱼养殖的春天。目前,黄颡鱼是我国出口量较大的鲜活鱼类品种,前景较好。现在的问题是缺乏有效的勾通和联系,有货的找不到出口代理商[代理商又称商务代理,是在其行业管理范围内接受他人委托,为他人促成或缔结交易的一般代理人。],代理商又找不到量足的货源,处于恶性循环的态势。要解决这个问题,须建立这方面的中介机构。在此,我提议,有这方面信息的朋友,多出来交流,有钱大家赚,共同来推动黄颡鱼养殖业的发展。
四、附
就网友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也在此统一作回复:
1、有的朋友问,黄颡鱼怎么养?这个题目太大,我也一时半会说不清楚。其实黄颡鱼养殖与其它淡水鱼[广义的说,系指能生活在盐度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的鱼类就可称为淡水鱼。]养殖没有多大的区别。一定要我回答,就是到书店请老师回家了。
2、黄颡鱼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问题:黄颡鱼是偏动物性的杂食性鱼类,对饲料的要求也不是特高。蛋白要求在37-40%就可以的了。但要提醒大家,一定要用淡水鱼饲料,不能用海水鱼[海水鱼主要是指产自热带地区的海鱼,它们色彩特别艳丽,形状奇特,是观赏鱼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料,也不能用虾料。
3、是沉性料好还是浮性料好。这两种类型的料各有各的优点。本人认为都可以的。主要看来源和价格。由于浮性料所产生的粉尘少,利用率[此条目暂无内容,欢迎您参与编辑,享受分享知识的乐趣。]也高,建议水源不好的池塘用浮料为宜。还有,就是饲料粒径大小要合适,过大或过小都不好。这个很容易观察得到的。
4、投喂方式的问题。目前,生产上流行两种投喂方式,即投饵台投喂和定点撒投。之所以有两种投喂方式是历史造成的,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但本人主张后者。原因很简单;可以较为准确地掌握投喂量,不至于喂得太多或太小;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饲料在水中停留时间[停留时间又称寄宿时间,是指在稳定态时,某个元素或某种物质从进入某地球化学库到离开该库所度过的平均时间。]与营养成分的损耗呈正相关,撒投可以尽可能地减少饲料在水中的停留时间;有于利于药物的利用,提高防治效果,原理与撒投一样。为了减轻劳动强度,可以使用机械投喂,效果会更好。但必须指出的是,有的朋友在撒投时,是一次将所有的饲料全部撒入池塘内,甚至是全池撒投,这种效果是很糟糕的。正确的方法是像驯化鲤鱼一样,驯化到一个固定的点上投喂才行。还要让其到水面上抢食。
5、关于转色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一些网友一再追问的。其实,关于黄颡鱼的转化现技术已成熟了,而且是用纯天然的色素,转色效果显著,黄颡鱼只需15-20天就可以了,瓦氏则要40天以上。至于具体的配方,因涉及人家的核心技术,我也不好在此宣扬,请各位能理解,如有需要的朋友,我可以代为联系,直接享受其研究成果就可以了。
6、黄颡鱼的病害的问题也是网友们关心的问题。其实,黄颡鱼的抗病力还是很强的,其能力远比叉尾回强。一般来讲,还是以细菌**染引起的病和原生动物类寄生的虫。治疗起来难度孔雀是很大,关键在于生态环境、药物选择和正确使用。在选择和使用药物时,应将环境条件纳入考虑的范围,应依据环境的不同,灵活掌握使用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