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黄颡鱼池塘养殖饲喂技术关键点


  黄颡鱼为杂食性鱼类,常见养殖方式主要为池塘主养和套样,自然条件下主要摄食[简介摄食是指机体为个体生存、保障身体各**的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的能量需要所进行的取食行为。]浮游动物、水生昆虫、螺蚬、小鱼虾等,也摄食部分水草、腐屑等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人工饲养主要以配合[配合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pèi hé,指各方面分工合作来完成共同的任务,或指合在一起显得合适,相称。]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等,饲喂的关键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饲料要求

  人工饲养条件下,可投喂小鱼虾、畜禽加工厂下脚料[下脚料 [tailings]是指在加工过程中作为残余分离的下脚或废料。]、豆饼、菜粕、麸皮等,最好投喂配合饲料。黄颡鱼的配合饲料,其粗蛋白质[粗蛋白质是各种含氮物质的总称。]含量需达到42%以上,常用的配方:动物性原料(鱼粉、血粉、鱼糜、屠宰下脚料)占48%,植物性原料(饼粕、麸皮、玉米粉)占48%,骨粉占2%,添加剂占2%,并将其配合制成颗粒状饲料。

  二、投喂训食

  投喂配合饲料,须先对黄颡鱼种进行驯食[简介驯食是指在仔鱼到稚幼鱼的食性转化期内,将养殖鱼类从摄食天然**饵料转化为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过程。]。驯食在苗种下塘2d后,以固定的投饵[ ...]信号,将鱼喜食的活饲料水蚯蚓[蚯蚓是对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类动物的通称。]、蝇蛆等投到饲料台上(食台吊在水下面10-15㎝处)诱食,待其习惯吃食后,再投喂水蚯蚓、少量野杂鱼肉糜和配合饲料的混合物,3-5d后逐渐减少水蚯蚓的量,增加配合饲料,直到鱼习惯摄食配合饲料为止。

  三、投饲方式

  黄颡鱼有集群摄食的习性,每5-0亩鱼塘可设1个食台。一般将整个投饲过程应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6月份以前每日投饵4次,日投饵率在1%-3%;第二阶段7、8、9月份日投饵3次,投饵率3%-5%;第三阶段10月份以后日投饵2次,投饵率2%-3%。具体投喂量正常以1小时内是否能将所投喂饲料吃完且不剩为宜,酌情增减投饲量,投喂要做到“四定”。

  四、注意事项

  由于黄颡鱼口裂较大,因此饵料粒径[颗粒的大小称为“粒径(grain size)”,又称“粒度”或者“直径”。]要相应加大,以粒径2.0毫米的颗粒料作为开口饲料,成鱼料粒径可达到5.0mm以上。沉性颗粒饵料要求颗粒在水中要有15分钟的稳定性,浮性饵料则会更好地提高饵料利用率。另外,天气闷热及*雨天时,应适当少投或不投。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