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用水氨氮[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酸盐[**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的含量标准分别≤0.2mg/L、≤0.1mg/L。当这些有害物质[有害物质是指人类在生产条件下或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能引起疾病或使健康状况下降的物质。]超时,会引起养殖鱼类不摄食,严重时中毒[机体过量或大量接触化学毒物,引发组织结构和功能损害、代谢障碍而发生疾病或死亡者,称中毒。]、死亡。
一、引起氨氮、**酸盐超标原因。
(一)塘底淤泥深、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老化。
(二)水质偏瘦,水中浮游植物[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是指在水中以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通常浮游植物就是指浮游藻类,包括蓝藻门 、绿藻门、硅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甲藻门、隐藻门和*藻门八个门类的浮游种类,已知全世界藻类植物约有40000种,其中淡水藻类有25000种左右,而中国已发现的(包括已报道的和已鉴定但未报道的)淡水藻类约9000种。]、有益藻类缺乏。
(三)高密度放养,高强度投喂饲料。
(四)池塘注入污染水。
二、常见解决办法。
(一)大量加入新水,稀释有害物质浓度,防止中毒加深。
(二)全池亩泼洒食盐(水深[水深的意思是水体的自由断面到其河床面的垂直距离,是水文特征值之一。]1米)17公斤,阻止氨氮、**酸盐侵害鱼体。
(三)亩使用沸石粉(水深1米)30-40公斤,吸附水中氨氮、**酸盐。
(四)使用硝化细菌[硝化细菌 ( Nitrifying bacteria ) 是一类好氧性细菌,包括**酸菌和硝酸菌。]制剂(用量:参照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