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河蟹即将进入生长后期[后期(anaphase)有丝**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着丝粒分开, 染色单体移向两极。],蜕最后一壳,加强这一阶段的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饲养管理,对增大河蟹规格、改善河蟹品相和提高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效益均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具体来说,需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调水。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调节的方法有多种,一是开启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增氧机有增氧、搅水、曝气等方面的作用;二是使用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调节水体Ph值。每10~15天使用一次生石灰,每亩每米水深用量10kg;三是合理换水。每隔7~10天换1次水,每次换水量约占池水的10%~20%;四是向养殖水体泼洒有益菌[有益菌一般是指在人体肠胃生长的、对人体健康起到正面作用的细菌或真菌。]来净化水质,创造良好的养殖水环境。
2、改底。河蟹长期生活在池塘底部[所谓股价波动的底部形态是指股价由下跌转为上升的转折点,这种转折可以是一个急速的过程,也可以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容易受池塘底质[底质是矿物、**、土壤的自然侵蚀产物,生物活动及降解有机质等过程的产物,污水排出物和河(湖)床底母质等随水迁移而沉积在水体底部的堆积物质的统称。]的影响,如果池塘底质重金属超标,容易导致河蟹形成铁锈板,因此,河蟹上市前要全池使用一次底改,分解底部有机物,改善底部发黑发臭现象,以防河蟹黑底板的产生,提高河蟹的品质卖相。
3、增投精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俗话说:“七八月长壳,九十月长膘”。此时,正是增加河蟹肥满度和绝对重量的最佳时期。为满足河蟹后期的生长需求,本阶段应及时调整饲料品种、提高营养水平,饲料由粗变精,要求以高蛋白全价饲料为主,适量投喂一些冰鲜鱼,搭配少量南瓜、红薯等植物性饲料,为河蟹增重提供足够的物质保证。每天的投饲量要根据天气及河蟹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以刚好能够吃完为宜,切不可多投喂而败坏水质。
4、做好防病和防逃[ ...]工作。养殖后期要使用1次杀虫药,这样不仅消灭了寄生虫,还保证了河蟹甲壳亮洁;此时河蟹还容易逃跑,因此要经常检查防逃设施,观察有无逃逸的痕迹,检查池塘是否有洞与外河相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