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黄鳝产卵孵化率技术要点


  养殖黄鳝[黄鳝,学名:Monopterus albus (Zuiew, 1793),又名鳝鱼,合鳃鱼科黄鳝属的一种鱼类。]种苗是关健。优质的黄鳝苗一般是从技术可靠的黄鳝繁育场引进的。要得到较好的经济效植,必须自已养殖种黄鳝。笔者现将自已多年养殖鳝种、繁殖鳝苗的实践经验归纳如下六条,供大家参考。按照这一技术。可以使黄鳝产卵[产卵指卵生动物将卵从母体中排出的过程,这里是指广义的卵,包括受精卵、未受精卵以及包在卵膜内的初期胚胎。]量提高30%左右。

  (一)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就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 力量(物质和能量) -shengtaihuanjing],建设种鳝繁育池要选好场地,建设繁殖,产卵场。在种鳝养殖池里要种植水草,如水浮莲[水浮莲是一种产于原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于雨久花科,是一种漂浮性水生植物...],水花生[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又称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草。]等,并在池底放些石块,砖头,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以利于种鳝产卵。

  (二)进行消毒杀菌,调好水质水位种鳝养殖池水,必须是无毒的河水、湖水或**水,水的酸碱度PH值以6.2-7.8之间为宜,水位深20-30厘米,新建的水泥池还要进行脱碱处理,常用1-2×10-6漂**消毒,每次用量要少,以免**种鳝。

  (三)选择强壮种鳝,个体[通常是数字的名称,或者是某个物体的计量单位。]大小适宜种鳝必须提选体质强壮,大小适宜的个体。大小个体做种鳝,产卵量少,质量也差,孵化[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率低;因黄鳝具有性逆转特殊性,太大的个体较易为雄性,结果雄性比例大了,也会出现产卵量低。最好选择100—150克的黄鳝做产卵亲鳝,此时的黄鳝雄雌比例1:3—4,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要适当,每平方米放亲黄蟮10条左右即可,密度太大会影响产卵量。

  (四)根据繁殖季节需要,合理投喂饲料黄鳝繁殖季节为4—9月,这时要投喂蛋白质较高的饲料,如鱼浆、蚯吲、再搭配全价配合饲料。性成熟的黄鳝经过高蛋白饲料投喂后一般5—7天就会产卵。卵产在水草或石头边,只要发现白色泡沫就可能是黄鳝的产卵巢。

  (五)注意调节水温,做好孵化工作种鳝产卵大小与亲黄鳝个体大小有关,雌黄鳝个体大,产的卵就大些,反之就小些。黄蟮卵为圆形,金**,有光泽,外面透明无粘性,借助白色泡沫浮在水草或石头边。产卵量一般每次约500粒,多者可达到1000余粒。黄鳝产卵季节每天早上要在产卵池边巡池,若发现有白色泡沫的产卵巢,就要轻轻地移入孵化池中,采用微流水孵化。受精卵吸水后膨胀到4毫米左右,孵化时间随水的温度高低约4—7天,水温25℃时6天就全部孵化完成。幼苗孵出后,水温28℃时10天左右,体长达26毫米,卵黄囊还没有完全消失。再经过7—10天卵黄鳝囊完全收完,就能摄食水中浮游生物,此时可少量投喂小水蚯蚓。经过35天左右幼鳝长至5—6厘米就可放入池中饲养。放苗时,必须据个体大小分开投放。

  (六)定时定量投喂,促进种鳝多产卵不论是产卵种鳝还是刚孵出的小苗,都要定时定量投喂。

  产卵种鳝每天投喂2次,早上8点左右,一下午6点左右各投喂1次,每次按种鳝总体重的2%—3%投喂。幼苗每天投喂1次,在下午5—7点之间进行。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