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鳗鱼[鳗鱼,别名:白鳝、白鳗、河鳗、鳗鲡、青鳝、风馒、日本鳗。]集约化养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细菌性肠炎[肠炎是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小肠炎和结肠炎。]病发生,特别是在福建养鳗发达地区屡见不鲜,该病不易彻底治愈,且复发率高,严重困扰广大养殖业[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者。
病原及症状:肠炎病的病原主要是由肠型点状产气单胞杆菌及温和气单胞菌引起。外表观察通常可见*门红肿,排泄物呈灰白色漂浮于水面,病鳗离群独游,活力[活力,指旺盛的生命力,行动上、思想上或表达上的生动性。]下降。解剖可见鳗鱼肠壁微充血或严重充血,内含淡**或蓝色粘液,轻压腹部可流出浓汁,严重时消化道积水,使腹部膨胀。肝脏肿大呈脂肪状。
流行特点:肠炎病一般全年都有发生,但最为流行的是每年的5-10月份,这个季节里气温适宜,一方面鳗鱼摄食旺盛,有些鳗场不断提高摄食量,造成部分鳗鱼暴食,这样也很容易引起肠道损伤感染。
预防:在常规的预防中,大多数鳗场采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药物如氯霉素、氟哌酸等内服,然而抗生素长期服用不但对鳗鱼生长产生负面影响,而且更易产生抗药性,使肠炎病反复发作,造成损伤鳗鱼内脏**机能(如肝脏),直接影响生长速度。
实践证明:添加[添加,指增加。]非药物性物质,可以辅助消化系统营养机质,更有效的促进鳗鱼肠道理想微生态环境的形成,减少**性代谢产物的含量,增强鳗鱼机体内免疫功能,调整机体代谢,大幅度减少肠炎病的发生率,达到理想的抗病能力。
现将几种长期在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中添加多糖类物质及其它抗病因子来预防肠炎病方法介绍如下:
1、有益微生物活力菌每公斤饲料添加2-3g。
2、果寡糖每公斤饲料添加1-2g。
3、多聚[“多聚”是一款好玩的活动社交App,累计用户突破1200万。]磷Vc每公斤饲料添加1-2g。
4、EZO每公斤饲料添加0.5-0.8g或1-1.5g。
当细菌性肠炎病发生时,采用以下方法治疗,疗效甚佳,很值得各类
养殖业者采用:
1、肠炎停每公斤饲料添加0.5g、多聚磷VC每公斤饲料添加2g、活力
菌每公斤饲料添加4g,连续投喂5-7天为一疗程。
2、在内服治疗药物的同时,同时全池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鳗神2-3ppm,3小时后全池泼洒二氯海因[人物简介:海因,当代著名诗人、收藏家、艺术评论家。]0.5ppm或溴氯海因0.5ppm或速效液体ClO23-5ppm保持24小时后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