鳙鱼花鲢养殖常见病菌性烂鳃病防治技术


1.病原体:柱状纤维黏细菌。

2.症状:病鱼体色发黑,呼吸困难,鳃上黏液增多,常伴有淤泥,鳃丝末端肿胀、腐烂发白,严重时鳃小片坏死脱落,鳃丝末端缺损,鳃丝软骨外露,常伴有蛀鳍、断尾现象。

3.流行情况:此病是养殖鱼类严重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青鱼草鱼、鲢、鲤、鳙等,特别是草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流行季节为4~10月。流行水温为15~30℃,28~35℃为发病高峰。

4.防治方法:

①在发病季节,每半月每立方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用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20~30克全池遍洒1次。

②在鱼种分塘时,用2~5%浓度的食盐水溶液[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药浴鱼种10~20分钟。

③每立方水体用乌桕叶2.5~3.7克全池遍洒(使用前用2%的生石灰水溶液2千克[千克(符号kg)为国际单位制中度量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浸泡1千克乌桕叶12小时,煮沸10分钟后带渣泼洒)。

④每立方水体用三氯异氰尿酸[氰尿酸(英文名称cyanuric acid)又名三聚氰酸(tricyanic acid);2,4,6-三羟基-1,3,5-三嗪;2,4,6三羟基-均三嗪(2,4,6-triazinettriol);均三嗪三醇(sym-triazinetriol)。]0.3~0.5克全池遍洒。

⑤每100千克鱼体重日用磺胺二甲基[二甲基甲醇为有象乙醇气味的无色透明液体。]嘧啶10~12克和蒽诺沙星2克拌饲投喂,每天1次,连用3天(首日加倍)。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