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低温时节鲟鱼养殖常见疾病防治技术


一、卵霉病[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

1、病因

由水霉属和绵霉属[绵霉属(Achlya),水霉目的成员之一。]等水生真菌寄生虫引起,常见的有丝水霉,鞭毛绵霉等。

2、症状

鲟鱼的卵表面长有黄白色毛样絮状物[基本解释 1.悬浮于液体或从液体中沉淀的小而松散之物料凝结块。],严重时鱼卵在水中像一个个圆球。该病是史氏鲟[史氏鲟(学名:Acipenser schrenckii):是中国鲟鱼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优质珍稀鱼类。]等鱼卵在人工孵化[人工孵化是指通过人为模仿母鸡孵蛋的行为,制造适宜的环境,对鸡蛋进行孵化。]过程中的常见病,可影响孵化率[孵化率 (hatchability) 即受精卵的孵化比率。]

3、防治方法

主要是提高受精卵的质量,保持孵化中的良好水质,随时清除坏卵,消除霉菌。

二、水霉病

1、病因

主要是鱼体受伤或水质**而引起体表感染,滋生水霉。

2、症状

病鱼患处滋生大量灰白色、棉絮状的水霉菌菌丝,严重的行动缓慢、消瘦、不摄食,甚至死亡。

3、防治办法

用生石灰水[石灰水是指氢**钙的水溶液,浑浊的石灰水是石灰水中的氢**钙与二**碳反应产生沉淀。]定期对养殖池进行泼洒可减少此病的发生。在捕捞、搬运、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尽量仔细,避免鱼体体表受伤。

治疗上,可用0.4‰的小苏打和0.04‰的食盐合剂全池泼洒。或用3%的食盐水浸泡20分钟有一定疗效。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