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塘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作为我国甲鱼[甲鱼(AmydaSincnsis),是鳖的俗称,也叫团鱼、水鱼、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养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仿生态养殖的主要场所,良好的选址与规划为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建设前提,池塘规格、池塘结构、池塘进排水、池塘食台设计为外塘养殖池塘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场址选择
1、甲鱼作为两栖动物,喜静怕扰,场址需避开喧闹场所,尽量避免于车流密集地区设场。
2、甲鱼水陆两栖,具晒背的习性,日照资源丰富,利于甲鱼晒背。
3、水源清洁(江河、湖泊、山泉、**水均可),取水便捷、足量,无枯竭季节。水源上游最好无污染源[污染源是指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通常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装置或人体。],需避免的污染源包括化工污水、农田废水、生活污水、果园农药污染。
4、场地土壤为保水性能良好的粘土或壤土。
5、排水通畅,无洪涝隐患,池塘能自然排干水。
二、池塘结构设计
经验证明,合理的池塘结构是甲鱼外塘养殖高产的基础条件。其主要结构要求为:
1、池塘形状:通常是长方形,以东西朝向为宜,可延长日照时间,有利于藻类的繁殖,并可减少水面的风浪。
2、池塘面积与水深:池塘宽度不宜超过50m,单口池塘面积不宜超过5亩。养殖过程中池塘水位最高为1米左右,因此池塘深度一般高于最高水位0.4米左右即可。
3、池塘四周应浇灌水泥浆[水泥浆(英文名liquid cement) 是固井中使用的工作液,水泥浆的功能是固井。]或砌砖,避免甲鱼挖洞造成塘壁塌陷。水泥浆面浇灌成斜坡并尽量光滑。水泥壁泥底池塘,可以配套作为小甲鱼繁育池,池面覆盖防鸟网。
4、如果池塘四周是浇灌水泥浆的,则池塘四周应用瓷砖、石棉瓦[棉水泥瓦是利用石棉纤维与水泥为原料经制板加压而成的层顶防水材料。]等材料围成防逃墙。亦可通过模具、方砖等建筑材料与池壁[池壁一词,原意为水池侧壁,英文是chebee。]底部向池塘中心延伸,现成T字型池壁,如图二所示。
三、投料台与晒背台设置[庵顶,2000年起由庵上改名,是由以前庵顶山一庵得名,人口未知,主要由高,王,李三姓组成,农民以种葱,姜为主,依山傍水,北由汶河,交通便利,西靠青云湖路,北由滨河路,南有下小路,东靠安丘东外环,物产丰富,人们安居乐业...]
1、一般在池塘的纵向两边设置投料台,如果池塘宽度较大或食台设置不够,则中间也要架设投料台以便于巡塘和投料。
2、一般使用石棉瓦、木板、及网布制作投料板,可以充分利用石棉瓦上的凹槽投放软颗粒饲料[颗粒饲料是具有营养全面,稳定性强的饲料,在水中不易溃散,不易污染水体,易消化吸收,农户省工又省力等优点,深受广大水产养殖户的青睐。]。投料板与水面成30度角放置,投料板板面宽2/3处取水位线(即水淹没的位置),软颗粒饲料均匀的投放到石棉瓦露出水面的凹槽内。若使用木板作为投料台,需在食台中部设置横档,作为颗粒料投放处。网布食台四周使用木材固定,一般为水下投料模式使用,网布网目需小于颗粒料料径。
3、建议采用水上颗粒料投喂模式,并设置足够数量的水上投料台,增加甲鱼的吃料面积,甲鱼吃料快且均匀,可减少饵料浪费,降低水质污染,同时,足够数量的投料台亦可作为甲鱼的晒背台和休息台。水下投料模式,适用于外塘一年期养殖甲鱼使用,避免北风强劲天气与*雨时节带来的甲鱼应激,实现稚鳖养殖的顺畅进行。
四、进排水系统
1、进水的管道需满足池塘用水,避免进水水流冲刷池壁。为避免对甲鱼产生应激,进水管[水管为外套膜的褶,沿此水管含氧和食物的水进入外套腔。]装置挂虑网袋,让水顺着网袋流入池塘,也避免杂物和小杂鱼进入池子。
2、池内的出水口设置在池底的低洼出,能让池塘的水自然快速排干,可以及时排出池底的淤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