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麦种要符合什么标准呢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小麦种子发芽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小麦种子发芽需要的三个基本条件)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小麦种子发芽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蔬菜种子的萌发,首先是种子本身具有发芽能力,其次是要求有适宜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氧气、水分等。
(1)种子发芽的内在条件
种子发芽的内在条件主要是指两个方面。第一,种子本身有发芽能力(发芽潜力),即种子是活的而不是死的。第二,种子在给予其萌发所需的条件时能够萌发。所以,无论是直播或是育苗,都必须是有活力的种子,但许多蔬菜作物的种子(如洋葱、韭菜等),其种子寿命较短,在室内存放一年以上时,几乎失去发芽能力,因此,对于种子寿命较短的蔬菜作物,应用新种子播种,尽量不用陈种子。即使是种子寿命较长的蔬菜作物,如番茄、白菜等,在播种之前最好也能检查其发芽率。另一方面,有的蔬菜种子即使具有活力,并给予适宜的发芽条件,有时仍不发芽,这种情况称为休眠,为了使播种后种子能顺利发芽、出苗,对于这些具有休眠特性的种子在播种前应采取措施解除其休眠。
(2)种子发芽的外在条件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很高,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就能迅速萌发,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长出茁壮的秧苗。如果不能满足,则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种子萌发的质量。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是种子发芽必不可少的三个基本条件(即发芽三要素),除此之外,光、二**碳以及其他因素对种子发芽也有影响。
①水分。
水分是种子发芽所需的最基本的条件。种子只有在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以后,才能使贮藏的养分转变成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水分还能使种皮变软,增加透气性,加速种子的吸水萌发。
种子在萌发前,必须吸足一定量的水分。但吸水量和吸水速度依蔬菜种类而不同,这主要取决于种皮的构造和种子贮藏的营养成分。一般含蛋白质较多的种子吸水快而多,含淀粉较多的种子吸水慢而少,含脂肪较多的种子介于二者之间。种皮透水性好的种子吸水就快,种皮致密,透水性差的吸水就慢。十字花科、豆科、番茄、黄瓜等蔬菜种子的种皮透水性较好;伞形花科、茄子、辣椒、西瓜、冬瓜、苦瓜、葱、菠菜等蔬菜种子的种皮透水较为困难。所以,在浸种时要根据这些特点合理掌握时间;如果吸胀时间过长,会导致种子营养外渗而种子活力衰退。另外,蔬菜种子在播种以后,其发芽率与土壤含水量关系密切,应根据蔬菜种类掌握土壤含水量。
②温度。
种子在发芽时要求适宜的温度。不同蔬菜种类的种子发芽最低、最高、最适的温度是不同的。一般喜温蔬菜(瓜类、茄果类和部分豆类)要求的温度较高,适宜温度为20~30℃,最高温度为35~40℃,最低温度为10℃。耐寒、半耐寒蔬菜(白菜、甘蓝、芥菜等)的发芽适温为15~25℃,最高温度在30~35℃左右,最低温度为0~4℃。但是多数蔬菜的种子在15~30℃范围内都能较好的发芽,其中,有些蔬菜的种子适宜发芽的温度范围较广,如白菜类蔬菜;有些则较窄,如莴苣等。一般情况下,在适宜的温度条件范围内,种子发芽率较高,且发芽时间较短。如果高于适宜温度,虽然种子发芽较快,但芽的质量则较差(也有一些蔬菜种子在高于适宜温度时不能发芽,特别是莴苣、芹菜种子);而如果低于适宜温度,则种子发芽时间延长且发芽率也较低(在湿度高时甚至引起烂种),秧苗生长相对较弱。有些种类的种子在恒定的温度条件下发芽不如在变温条件下的好,例如茄子就是比较典型的需变温才能发芽良好的蔬菜作物,其昼夜温差为8~10℃时发芽最好,即昼温30℃/夜温20℃的变温。实际上,播种后,蔬菜种子总是处于一定的昼夜温差条件下。
③氧气。
氧气是种子发芽所需的极为重要的条件。种子在贮藏期间,呼吸极为微弱,需氧量较小,但当种子吸水萌发时,呼吸作用逐渐旺盛,所以对氧气的需要量急剧增加。种子发芽时如果无氧或氧气不足,种子发芽**甚至不能发芽。如果在浸种催芽时透气**或播种以后覆土过厚、特别是苗床过湿,都会因缺氧而使种子发芽**,甚至造成烂种。豆类蔬菜、部分瓜类蔬菜播种后尤应注意这一问题。
④光。
光对蔬菜种子发芽的影响,因种类而异,但多数蔬菜的种子在发芽时对光的反应不敏感。按照种子发芽对光的敏感程度,可将蔬菜种子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需光种子,即种子发芽时需要一定的光,在黑暗条件下不能发芽或者发芽**。如白菜类、甘蓝类、莴苣、芹菜、胡萝卜等。第二类是嫌光种子,即种子要求在黑暗的条件下才能发芽,有光则发芽**。如瓜类、苋菜、葱、韭菜等。第三类是中光种子,即在有光或黑暗条件下均能正常发芽。如豆类等大多数蔬菜种子属于此类。了解光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可在播种或催芽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
一般500g小麦种中有多少其他植物种子?
一般在500克小麦种钟 大约还有其他植物 也就是一颗两颗而已 太多了 并没有 因为现在小麦的种子纯度还是很高的
玉米种子生产及其质量控制的最低标准有哪些?
根据玉米种子认证生产的要求,玉米种子生产及其质量控制的最低标准如下:
(1)前作。不应有自生植株,杂草应控制在一定数量内。
(2)隔离。空间隔离距离:自交系繁殖田≥500米;杂交种制种田≥300米。如有其他适宜的有效保护措施,可结合实际降低上述隔离距离的要求,但不得少于200米。
(3)种子田生长要求。经田间检验,种子田质量应达到:
①田间杂株率应达到:常规种和自交系原种≤0.02%;常规种和自交系大田用种≤0.5%;杂交种制种田,其父母本≤0.2%。
②散粉株应达到:杂交制种田一次花期检查≤0.5%,三次累加≤1.0%。
③没有检疫**害和发病率高的病害。
(4)种子物理质量。经种子检验,物理质量应达到:净种子≥98.0%;发芽率≥85%;水分≤13.0%(在长城以北使用的种子,水分可以≤16.0%)。
若是包衣种子,还应达到:包衣合格率≥93%;种衣牢固度≥99.65%。
(5)种子遗传质量。经小区种植鉴定,品种纯度应达到:常规种:原种≥99.9%,大田用种≥97.0%;自交系:原种≥99.9%,大田用种≥99.0%;杂交种:一级标准≥98.0%,二级标准≥96.0%。
大麦种植需要什么条件
1.精选良种:挑选适合麦草专用型或兼用型大麦品种,如:闽麦2号、福大麦1号、福大麦2号。播种前精选种子,挑选饱满、色泽好的种子,去除病粒、瘪粒、烂粒,并选晴天晒种1-2天。播种用种的种子纯度为≥99.0%,净度≥99.0%,发芽率≥85,水分≤13.0%。
2.土壤选择:选择地势平坦、耕作层深厚肥沃,活土层25厘米以上,且土地结构良好,无耕作障碍因子。选择种植的地块不存在重金属超标。
3.适时播种:在福建省的气候条件下,当土壤温度在10-20℃皆适宜播种。若土壤湿度小,播种后必须浇灌1次出苗水。
4.合理密植:播种量一般为135-180千克/公顷,基本苗控制在225万/公顷左右为宜,有利于麦苗较早蔽土,优化麦苗的种植空间。这有利于抑制杂草的生长,同时又可提高麦草的产量和质量。实际播种量还应根据播种方式、施肥方式、地理条件等因素而调整,通常采取低畦开沟条播为主。
小麦的国家标准gb1351-2016
好像有了,但没发现。
目前国家标准,需要花钱买。导致标准谁也不知道,就是食药监局也不知道,这样就不推广、不执行。
小麦种植条件
(一)土壤:最适宜小麦生长的土壤,应是熟土层厚、结构良好、有机物丰富、养分全面、氮磷平衡、保水保肥力强、通透性好。此外、还要求土地平整,这样才能确保排灌自如,使小麦生长均匀一致,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
(二)水分:水分对小麦的生长非常重要。据研究,每生产1千克小麦约需1000~1200千克水,其中有30%~40%是由地面蒸发掉的。在小麦生长期间,降水量大约只有需水量的1/4左右。所以麦田的不同时期灌水,以及采取抗旱保墒措施,对于补充小麦对水分的需要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