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进入秋季,秋季是养鱼户抓膘的季节,同时,秋季也是养鱼户收获的季节,但在罗非鱼[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的养殖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疾病,特别是非寄生性[寄生性为寄生物为了自身生长发育而必须从**寄主的细胞和组织中获取生活物质(水分、养分等物质)的生物特性。]疾病,严重影响罗非鱼的生长发育。那么,在罗非鱼的养殖过程中到底什么原因引起非寄生性疾病,如何防治?
【病因】
①在罗非鱼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户长期投喂低蛋白、高脂肪、高糖类和缺少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的饵料,造成鱼脂肪大量贮积,破坏肝功能,导致正常生理代谢失调;
②由于养殖户投喂变质或霉菌感染的饲料,造成鱼体肝脏与肾脏脂肪变性;
③主要因为养殖密度过大,换水不足或久不换水,使池中氨氮、硫化氢[硫化氢,分子式为H2S,分子量为34.076,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无色,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有毒。]、**酸盐[**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浓度上升,导致鱼体抗病力降低乃至中毒,被细菌感染致病。
【防治】
为了防止罗非鱼出现非寄生性疾病,养殖户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①在养殖过程中改进饵料配方,增加维生素含量高的饵料;
②在饲喂罗非鱼的过程中,饵料要选用新鲜的全价配合饲料,并存放于干燥、通风场所,避免受潮霉变;
③在养殖过程中鱼池常换新鲜水,防止过量投饵或过密养殖;
④要定期(每月2~3次)用净水王(1瓶4亩)稀释100倍全池泼洒,在投饵区重点泼洒;如条件允许,每公斤饲料拌清源、福泰、酶解多糖各5克投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