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际养殖户千万别让海参圈水浑了


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在春秋温差较大和夏季高温季节时,常出现池水浑浊[浑浊,指由于沉淀或沉积物而混浊不清。]现象。池塘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浑浊一方面会影响海参[海参,属海参纲(Holothuroidea),是生活在海边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动物,距今已有六亿多年的历史,海参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摄食,另一方面,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中悬浮的有机质会大量消耗池中溶氧,从而导致海参缺氧爬边,同时,**菌、病原菌会借机大量滋生,易引起海参发病。出现浑浊的池塘进行换水处理后,情况常常不见好转。

经过我们多年在养殖一线的实践和分析,认为造成水质浑浊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造成绿藻大量繁殖,随着气候突变,致使大量藻类死亡,引起水变。死亡藻类的残体释放很多有害物质[有害物质是指人类在生产条件下或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能引起疾病或使健康状况下降的物质。]败坏水质,使水体的密度变大,底质[底质是矿物、**、土壤的自然侵蚀产物,生物活动及降解有机质等过程的产物,污水排出物和河(湖)床底母质等随水迁移而沉积在水体底部的堆积物质的统称。]中密度小的物质上浮,悬浮于水中,这样就出现了水质浑浊现象。

2、海参池塘有鱼时,鱼体感到不适,就会在池塘中乱窜,搅动底泥,造成水体浑浊,再加上水质不好,水体密度较大,浑浊很难沉降。

3、长时间暴雨,导致水质浑浊,有机物[有机物即为有机化合物。]耗氧加大。

4、底质较差,池底黏度降低,刮大风则水浑浊。

如何预防水质浑浊?

针对发生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主要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改良池塘底质,减少有机耗氧,补充碳源平衡藻相,维持水质稳定是解决水质浑浊的根本。

发生水质浑浊后的处理方法:

1、针对第一种情况:出现水质浑浊后,先用“利生素”2亩/袋或“强效EM”3亩/瓶快速净化水质,消除水中的各种悬浮物质,降低有害物质含量,再用“底巧”2亩/袋,减少底质有机耗氧。

2、针对第二种情况:先杀敌害,然后“绿水解毒安”5亩/瓶解毒,“底巧”2亩/袋+“强效EM”3亩/瓶改善底质,分解有机物。

3、针对第三种情况:雨前提前补充有益菌[有益菌一般是指在人体肠胃生长的、对人体健康起到正面作用的细菌或真菌。]改善底质(“强效EM”或“底巧”)。

4、针对第四种情况,需要定期使用“底巧”、“底生氧”等产品改善底质。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以上情况可以适当补充碳源等藻类营养(“低温肥水专家”、“鱼虾可乐”),增加水体及底层有益藻类,维持藻相,保持池水的“肥、活、嫩、爽”尤为重要。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