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冷水,指未经加热的水。]鱼是鱼的一个种类,主要是人们按照鱼类对于生活环境,尤其是水温的要求,高于20度水温就不能存活,所以叫冷水性鱼类。下面小编详细介绍下冷水鱼如何科学养殖,应该注意什么?
一、选择良好的水源,保障适宜的水温
冷水鱼养殖的品种为鲑鳟鱼和鲟鱼两大类,他们原始生活环境分别为山涧溪流和江河,自然水域水质良好,水温低。因此在冷水鱼养殖选择水源时要选择泉水和水质清新的河水,水温10~18℃为宜。以水温较高河水为水源的养殖场夏季可补充部分**水降低水温。
二、建设符合健康养殖需求的鱼池结构
冷水鱼养殖池以长方形、四角圆钝的结构为佳,没有死角走水合理,鱼可在全池均匀分布,鱼池宽4米,长不超过15米为好。鱼池排水口设置一层拦鱼栅两层闸板,采用倒虹吸式排水,这样有利于底部污物排出,鱼池供水应采用并联供水方式减少鱼体发病交叉感染机会。鱼池供水条件不好,采用串联鱼池供水的应在排水口下方设沉淀池[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净化水质的设备。]减少残饵鱼粪等代谢物[代谢物亦称中间代谢物,是指通过代谢过程产生或消耗的物质,生物大分子不包括在内。]对下方池鱼的危害。
三、实行科学合理的放养和投喂
冷水鱼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虽然可以随水交换量、溶氧量增加而加大,但放养密度在16千克/立方米[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以上时,由于鱼体代谢产生的代谢物将使水体中硫化氢、氨氮、硝酸氮、**酸氮等水化指标上升,鱼体会感到生理上的不适,只能保证平时的摄食活动,鱼体生长缓慢,抵御疾病能力将会降低。因此,冷水鱼放养应保持在10~14千克/立方米范围内,这样即可大限度地利用水体又可提高鱼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四、保证营养和品质质量
在鱼类饲养过程中必须保证饵料成份的营养平衡和品质质量,要注意饵料投喂量的掌握,投饵量不足会造成饥饿,鱼成长参差不齐,残食与寄生性疾病发生;喂饵太多易发生残饵污染,增加氧气的消耗量及各种传染病发生机会。必须根据水温、鱼体状况、溶氧等因素科学合理地投喂,在适宜的条件下鱼种日饵率3%左右,成鱼2.5%左右。并且要注意饵料粒径与鱼体规格相适应,一般饵料粒径为所喂鱼口裂2/3为佳。关键的是长期保持健康的鱼类生态环境以减少鱼病发生。
以上内容就是冷水鱼如何科学养殖,应该注意什么?希望养殖户提前做好准备,确保经济利益得到保证。